新年味一:微信微博QQ集體拜年 短信漸"沒落"
“蛇年到來之際,給你拜年了!”從9日(除夕)下午開始,短信、QQ、微信、微博、米聊、人人等所有你能想到的通訊工具及展示平臺都“漫天飛舞”著各種拜年信息。與前幾年獨領風騷的短信拜年相比,新的拜年方式已經顯示出其方便、快捷、省錢等優勢。據業內人士估計, 短信業務下降是一個必然趨勢,更有媒體將這種趨勢稱為“短信的沒落”。
大眾網濟南2月10日訊(記者 韋輝)“蛇年到來之際,給你拜年了!”從9日(除夕)下午開始,短信、QQ、微信、微博、米聊、人人等所有你能想到的通訊工具及展示平臺都“漫天飛舞”著各種拜年信息。與前幾年獨領風騷的短信拜年相比,新的拜年方式已經顯示出其方便、快捷、省錢等優勢。據業內人士估計, 短信業務下降是一個必然趨勢,更有媒體將這種趨勢稱為“短信的沒落”。
QQ、微博、微信齊上陣 短信拜年占下風
“稍等一下,我先去收會兒‘租子’。”除夕下午,在臨沂老家過年的李元和家人打撲克的時候,多次中途“請假”去看手機,不用問又去看拜年信息了。
“咦!真是奇怪了,短信、QQ和微信都收到了一模一樣的拜年信息!”在第五次收完“租子”后,李元明顯沒有了前幾次的沖動和興奮。記者看到,李元的手機幾乎一直連接著網絡,他同時打開了QQ、微信、微博等平時常用的各種通訊和個人平臺。
“我現在都不看短信了,內容差不多,這時候沒別的內容,都是拜年的。”一起打牌的90后小朱說,9日上午,收到短信后他都會逐一查看并回復,到了下午幾乎幾分鐘就收到一條短信,有時候三五條短信會同時發過來,“每條查看、回復太麻煩了!”
看短信太麻煩,相比之下小朱更喜歡手機上網與朋友們交流,小朱說,他一般都會在QQ上與朋友留言拜年,然后把個人在家里的生活狀態發在個人微博上,“有文字、有照片,看著也真實。”
小朱的話也代表了大多年輕人的想法,記者發現,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習慣了隨走隨拍隨發微博、隨上人人。“拜年還發什么短信啊,我就在微博上@了所有的粉絲和所有的關注。”網友認為,手機短信不僅編輯、發送麻煩而且還收費,必將走下坡路。
發短信更靠譜 成為擁躉首選理由
“老東西一下午不干別的,光坐那里發短信了!”除夕下午,住在臨沭教育局家屬院的周阿姨一邊忙活著炸年貨,一邊“數落”著老伴,老伴劉先生不僅不過來幫忙,還一會兒喊周阿姨一次,讓她參謀著哪條短信更有意思。
雖然已經退休,但是劉先生比較趕時髦,QQ、微博、微信一個不少,全都有自己的賬號。這兩天劉先生從網絡通訊工具上也收到了不少祝福,在從網絡上一一進行回復后,老劉還是給一些老朋友和好朋友發去了短信。因為他覺得網絡上的東西比較“虛”,“還是感覺發短信比較靠譜!”
和老劉一樣,在日照一所中學當語文老師的張元芳就很珍惜短信拜年這種方式,除夕晚上一邊看著春節晚會,一邊琢磨著怎么給朋友們回復拜年短信。因為他已經收到了好幾十條短信,“一直沒想出理想的短信,所以遲遲沒回復。”張元芳覺得,拜年短信鋪天蓋地,好多人為了圖省事把別人的信息改個名字直接轉發,不僅很沒新意也顯得不夠認真。經過一番思考,他作了一首打油詩,然后心滿意足地群發給了朋友們,內容如下:
“張燈結彩辭舊歲,一元復始慶新年。寒梅芳菲雪中笑,衷心恭祝新年好。因為擁有您關愛,不枉此生走過來。祝您天天如過年,一年更比一年好。(請注意第一句第一字,第二句第二字,依次類推。)”作者把“張元芳祝您過年好”的祝福藏在打油詩里,不僅別出心裁,而且容易被人記住,收到者也會多讀幾遍然后會心一笑,打心底感謝作者的良苦用心。
“十幾年的朋友一直用短信拜年,每年的拜年短信我也會認真對待。”張元芳說,他覺得短信拜年是一對一的交流,不像QQ、微信那么隨意,所以他不會放棄這種拜年方式的。
新老方式對比:新工具形式多樣費用低廉占上風
“蛇年到來之際,給各位粉絲拜大年,發紅包了!”春節期間,易建聯、吳奇隆、李開復、薛蠻子等名人紛紛在個人微博派發豐厚的紅包回饋粉絲的支持。記者了解到紅包有汽車、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大獎。名人通過個人微博給粉絲拜年,不僅直接與粉絲互動,也能看到粉絲們的各種回復,拉近了與粉絲的距離,鞏固了名人在粉絲中的地位。
除名人大手腳拜年外,很多普通人也通過微博、人人等展示平臺向朋友們發送祝福。“這是奶奶做的大饅頭,寓意生活‘蒸蒸日上’,在這里也祝福大家事業‘蒸蒸日上’;這是過年準備的博山名吃——豆腐箱,它還有個名字叫‘開箱取寶’。”這兩天,在北京舞蹈學院讀大三的周訓正放假回到博山老家后,每天都會把奶奶備年貨的情況拍下來發在個人校內,與大學同學分享。
雖然沒有直白地向朋友們拜年,但是周訓正覺得通過這種方式,把祝福送給大家比單純的拜年有意思多了。
支持新方式拜年的網友認為,微博、微信等工具有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多種表達方式,而且只收取流量費用,平均下來很低廉,可以忽略費用限制,盡情表達。而短信如果不包月,一般一條一毛錢左右,積少成多還是讓很多人有所節制。更有網友坦白:短信拜年的唯一好處就是把丟失的號碼重新儲存下來方便以后聯系。
據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最新發布的《2012年全國電信業統計公報》,2012年,全國移動短信發送量達到8973.1億條,同比增長僅2.1%,增幅為4年最低。而按照去年我國手機用戶增長11%來計算,事實上,人均短信發送量下滑了9%左右。業內人士分析,不僅短信拜年數量減少,從長遠來看,電信運營商如果不開辟、培育新的增長點,短信業務下降是必然趨勢,有媒體則將這種趨勢稱為“短信的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