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電死外星人”鬧劇凸顯媒體責任的重要性
媒體要保持清醒頭腦,不僅要起到喉舌作用,還要從科學的角度引領大眾觀點,在是非曲直面前發出自己的聲音,要“言之有理有據”,要用媒體人的責任感去衡量利弊。
很顯然,李某的目的達到了。近幾年來,網絡“名門”、“名人”層出不窮,無不極盡各種方式和手段。我們不禁反思,這樣一則并不高明、違背常識、漏洞百出,甚至可以說有些無厘頭的假消息何以在眾多媒體的審視下炒熱炒大?
筆者認為,這離不開網絡幕后推手的密謀策劃,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個別新聞媒體和自媒體的推波助瀾,這其中有科學常識的缺失、新聞嚴謹態度的缺失和新聞娛樂化的導向偏離。
科學常識的缺失降低了媒體人對基本事實的判斷。據“電死外星人”的炒作者李某所述,5名“外星人”乘坐飛船不遠萬里而來,竟然栽倒在李某電兔子的網上,4名“外星人”拋卻同伴而去。報警后,警察既要封鎖消息,還任由李某保存“外星人”。這故事中的硬傷比比皆是,這樣蹩腳的故事如果當作“親身經歷”講給成年人聽,恐怕要被罵“侮辱智商”了。然后這樣一則故事,竟然能讓個別媒體不假思索就當成社會新聞來發布,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對新聞的嚴謹態度要求媒體人對事實多方求證。關于此事的首篇報道,來自于一家中央級新聞網站。在報道中,記者采訪了當事人李某及當地警方。李某表示,曾經找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專家鑒定“外星人”,而當地警方的回復模棱兩可,“對此事真實度持保留態度”。顯然,媒體記者應當再找專家核實情況,對是非做出判斷。很可惜,這篇稿件并沒有再做深究,給人留下想象空間,也吊足了讀者胃口。
娛樂至上的導向吹歪了個別媒體選稿的風向標。回顧此事,我們可以看到,第一篇關于外星人的消息來源于某新聞網站的論壇,但帖子以新聞格式寫就,讓部分網友錯把帖子當作新聞,形成先入為主的印象。隨后,各家網站大多把“濱州人電死外星人”的新聞推送至重要位置,盡管事件還沒有辨明真偽,但不妨礙它成為熱點,因此足夠娛樂大眾。把嚴肅的外星人事件當作吸引讀者的噱頭,博網友眼球。
一場引得全國人民歡樂的鬧劇落幕之后,我們不禁反思,假消息的傳播加劇了網友對互聯網信息真實性的質疑,傷害了新聞網站的公信力,也給蓬勃發展的自媒體敲響警鐘。
新興媒體表達門檻低、傳播速度快、輻射面廣、互動快捷,一些虛假消息也乘機而上,“亂花漸欲迷人眼”。這時,人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盼望權威的聲音,媒體的表態。因此,面對突如其來的熱點事件,媒體要保持清醒頭腦,不僅要起到喉舌作用,還要從科學的角度引領大眾觀點,在是非曲直面前發出自己的聲音,要“言之有理有據”,要用媒體人的責任感去衡量利弊,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不信謠,不傳謠, 不追求“私利”,不盲目跟風。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