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專家:難度大成本高 深井排污“不靠譜”
近期,山東濰坊等地企業通過深井向地下排污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昨天下午,在山東省環保廳舉行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專家媒體座談會上,省環科院副院長謝剛表示,通過高壓水井向地下排污需要較高的技術,難度大,成本也較高,企業采用深井排污的做法在通常情況下“不靠譜”。
環保專家展示的整套深井注水作業所需要的設備
大眾網濟南3月1日訊(記者 馬鑫)“進行深井排污的違法企業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技術水平比較高;二、經濟實力比較強;三、老板比較愚蠢。”近期,山東濰坊等地企業通過深井向地下排污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昨天下午,在山東省環保廳舉行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專家媒體座談會上,省環科院副院長謝剛表示,通過高壓水井向地下排污需要較高的技術,難度大,成本也較高,企業采用深井排污的做法在通常情況下“不靠譜”。
1000米深井鉆探難度大,一般打井隊無法完成
謝剛指出,常見的地下注水作業多出現在石油的開采過程中,在油氣田開發中,通常會利用注水井把水注入油層,以補充和保持油層壓力。如果想要打一口1000米的深井,起碼需要裝備鉆井深度在1000米至2500米,最大起重量為800千牛至1600千牛的中型鉆機,而這只有經過專門技術培訓的專業鉆井隊伍才能承擔,一般的打井隊根本不具備打千米深井的能力。
此外,向地下注水對水質也有較高的要求。首先,水中不得含有或在注水過程中產生懸浮物,不得含有微生物(微生物繁殖會產生生物膜),否則將會堵塞滲濾通道,致使注水井壓力迅速上升。其次,水的腐蝕性要小,否則會導致注水井遭到腐蝕,造成高壓水噴濺,引發安全事故,導致注水失敗。
注水工藝要求高,設備龐雜不利于排污企業偷排
謝剛解釋說,要實現向地下注水,通常需要具備水源、預處理、供水站、注水站、配水間、注水井6個環節。其中,注水井要將水升壓,來滿足對注入壓力的要求。配水站主要用于將需要注入的回注水分配到所需的多個回注井中。
由于單口井能注入的水量有限,地層條件不同有較大差別,一般為每日20立方米-300立方米。要完成大量注水時,需要鉆多眼水井,在地表還需要按一定幾何形狀來布設,方能保證各井不會互相影響注入量。一般不能密集布設在很近的距離上。由于地下排污回注設施復雜且為固定建筑,占地面積較大,很容易被群眾或檢查人員發現,排污企業想要做到偷排難度較大。
深井排污成本高、技術難點多、法律風險大
謝剛分析說,建一套地下注水設施,費用主要包括建井費、地面配套設施建設和設備費、注水預處理費和運行費四大塊,共包含了鉆井費、注水站和配水站建設費,高壓水泵和管道購置與安裝費、過濾器設備費以及電費、維護、人工成本等數十項費用支出。其間,投入巨大,企業必須具備較強的經濟實力。
此外,深井排污技術難點眾多。與抽水井相比,整個注水井處于承壓狀態,在井口位置壓力最高,井口必須是封閉的。一般來講壓力同井深成正比,根據油田注水經驗,地下1000米注水壓力在100-400個大氣壓之間,地下100米注水也需要10個大氣壓以上。高壓水破壞力很強,一旦注水井密閉性遭到破壞極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所需承擔的法律風險也比一般的排污手段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