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網絡媒體山東行
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網絡媒體山東行將于10月27日舉行。
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網絡媒體山東行將于10月27日舉行。
當國歌響起,當國旗升起,滿滿的愛國情懷在心中激蕩!
弘揚傳統(tǒng)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征集一批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優(yōu)秀漫畫和動漫藝術作品。
嬰兒安全島不是鼓勵棄嬰,更不是“法外之地”。然而,目前真正對棄嬰家長追責并將嬰兒送還的幾乎為零。社會學專家認為,對于安全島的未來,除了適度“關閘”,更需要有更加清晰長遠的細則打算。2013年,山東省出臺了《山東省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實施辦法》,對符合條件的0-6周歲聽力語言殘疾兒童、腦癱兒童、智力殘疾兒童、孤獨癥兒童、肢殘兒童、低視力兒童等進行康復救助,有條件的市可擴大到9周歲,這些救助政策,目前還鮮為人知。
編者按:
6月11日,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嬰兒安全島在開放11天后,無奈宣布從翌日起夜間關閉,對嬰兒進行實名登記。
全天開放11日,濟南棄嬰島共接收棄兒106人,最大的10歲,最小的僅出生5天,這個數字再次刷新了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往年全年接收棄嬰總量的紀錄。也因為如此高的“熱度”,濟南棄嬰島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雖然夜間已經關閉,但是,棄嬰島門前依舊沒有平靜。大眾網記者以棄嬰島開放10日為節(jié)點,記錄并梳理這10日的“形形色色”,對遺棄者、被遺棄者、救助者以及旁觀者、有關專家進行了采訪,試圖剖析“棄嬰”——這一無奈、無助,又無情、心酸的悲哀與糾結。
本網深度:無言的結局——濟南棄嬰島十日全紀錄
大眾網調查記者 馬俊驥
濟南棄嬰島十日全紀錄⑤
救助機制的孱弱
棄嬰家長幾被“零問責”,殘疾兒童救助政策鮮為人知
嬰兒安全島不是鼓勵棄嬰,更不是“法外之地”。然而,目前真正對棄嬰家長追責并將嬰兒送還的幾乎為零。社會學專家認為,對于安全島的未來,除了適度“關閘”,更需要有更加清晰長遠的細則打算。2013年,山東省出臺了《山東省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實施辦法》,對符合條件的0-6周歲聽力語言殘疾兒童、腦癱兒童、智力殘疾兒童、孤獨癥兒童、肢殘兒童、低視力兒童等進行康復救助,有條件的市可擴大到9周歲,這些救助政策,目前還鮮為人知。
濟南每年80多孩子被棄市區(qū),真正追責的幾乎為零
在棄嬰家長口中,經常能聽到“感謝政府有好政策”這樣的話語,很多家長誤以為設立安全島就是政府默許了遺棄行為,安全島是一塊“法外之地”。實際上,根據我國法律規(guī)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即已違法,情節(jié)惡劣的構成犯罪。
“我們改變不了遺棄行為,但是可以改變結果。”濟南市兒童福利院院長徐子健介紹說,安全島的設立本著“生命至上、兒童利益優(yōu)先”的原則,“本身是在權衡現狀多種因素的情況下,以孩子的生命為優(yōu)先考慮而設立的,這并不代表縱容遺棄行為。”
然而,對于兒童福利院一再提起的“報警追責”,很多人認為有“雷聲大雨點小”的嫌疑。一名公安機關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每年約有80多個孩子在市區(qū)被遺棄、送往兒童福利院進行安置,但棄嬰案件偵破后,對棄嬰父母進行追責并按規(guī)定將嬰兒送還的,幾乎為零。
“一方面是偵破有困難,另一方面是考慮到孩子的未來。”該人士說,一般來說,不到萬不得已,家長不會遺棄自己的孩子,如果追究了家長的責任,再將孩子送回去,這些孩子以后也不會被照料得很好。
棄嬰島不能因噎廢食,需要長效細則兜底
“安全島該接收什么樣的孩子、哪些遺棄行為算是惡意遺棄、對惡意遺棄孩子的家長如何懲罰、對于被遺棄的不符合條件的孩子有哪些應對措施……如果有一個清楚完善的細則制度,那么嬰兒安全島會走得更遠更久。”濟南大學社會學教授龔曉潔認為,目前出現的壓力和亂象,是社會文明進步、相關細則制度尚不完備、人們觀念受到沖擊等多種原因造成的陣痛,是社會進步發(fā)展所必然經歷的,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諱疾忌醫(yī),但是在啟用之前,就應針對具體執(zhí)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制定明確的預案細則。
“應該考慮制定山東或濟南棄嬰救助管理辦法,對于有關棄嬰處理的流程等具體細節(jié)事項從法律上進行界定和限定,從法律法規(guī)上規(guī)范棄嬰救助管理工作。”龔曉潔說,包括細化對于惡意棄嬰行為的懲罰措施。
另外,龔曉潔呼吁社會將目光投向“棄嬰潮”背后,“集中出現這么多的棄嬰,僅僅依靠一個安全島或部門并不能完全解決,需要政府和社會的兜底。”她認為,針對棄嬰以及殘疾、病困等群體,應鼓勵有資質的社會組織、愛心單位等參與進來,分擔救助棄嬰等群體的壓力。
山東殘疾兒童有康復補助,先心病嬰兒可免費治療
在濟南嬰兒安全島接收的患病棄嬰當中,排名前三位的病癥分別為腦癱(55例)、先天愚型(19例)、先天性心臟病(15例)。
山東省殘疾人聯(lián)合會工作人員介紹說,2013年,山東省出臺《山東省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實施辦法》,對符合條件的0-6周歲聽力語言殘疾兒童、腦癱兒童、智力殘疾兒童、孤獨癥兒童、肢殘兒童、低視力兒童等進行康復救助,有條件的市可擴大到9周歲。
其中,腦癱兒童每人年補助訓練費13200元(其中1200元用于輔助器具裝配);智力殘疾兒童每人年補助訓練費12000元;孤獨癥兒童每人年補助訓練費12000元。
對經濟困難的家庭(社會散居殘疾孤兒不受所在家庭經濟狀況限制),會保證受助兒童在定點康復機構至少接受規(guī)定時間的康復訓練。其中:聽力語言殘疾、智力殘疾、孤獨癥兒童每年不少于10個月,腦癱兒童每年不少于9個月。
對于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濟南市兒童福利院院長徐子健介紹說,患病嬰兒隨時可以去濟南軍區(qū)心血管病醫(yī)院免費接受治療。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