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也應有2.0版本
現如今,許多行業都開啟了2.0時代的改革,我們政府的職能部門是否要走在前列,為人民服務是否也應該有自己的2.0版本?我想,“馬上就辦”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12345市民服務熱線”是幾乎每個城市都有的一個政務熱線。熱線開通伊始,很多市民歡呼,認為這是一大進步,市民可以更方便、更直接地表達自己的訴求了。
但熱線畢竟不是職能部門,只能將市民的問題傳達給相關的職能部門,時間一長,部分職能部門慵懶的“小毛病”就逐漸出現,以至于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小事拖著辦,大事不給辦。”
記者曾以市民的身份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過一個問題,熱線倒是十分迅速地將問題反饋給了職能部門,然而相關的職能部門卻念起了“拖”字訣,一個月的時間記者都沒有接到職能部門的反饋。“12345”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只能催促職能部門,而且也沒有規定表明職能部門必須在多長時間內給予答復,令人十分無奈。
大眾網記者在采訪曲阜的“馬上就辦”時,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市民服務熱線,一套完整的工作體系和問責體系,確保了“馬上就辦”的流暢運轉。在采訪中,記者感受最深的就是那一整套230多頁的規范性文件,極為細致嚴格地明確了工作范圍、專業術語、管理職責、差錯制度等標準化條款。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怎么給老百姓辦,多長時間辦,辦不好怎么辦。
中國有句老話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的十八大又將“依法治國”方略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任何機構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行為規范。許多領導在下達指示的時候喜歡說“職能部門要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對于人民群眾的問題要第一時間處理解決”……那到底這個“第一時間”是多久呢?似乎沒有人能夠給出準確的答案,這也就為個別職能部門的拖延找到了借口。
現如今,許多行業都開啟了2.0時代的改革,我們政府的職能部門是否要走在前列,為人民服務是否也應該有自己的2.0版本?我想,“馬上就辦”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孫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