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賬、傳言、網聲,一個縣級城市的拆遷困惑
薛城燕山路拆遷合法合理基本無異,得到大多數的民意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會有九成以上拆遷戶比較痛快地簽字搬家,但這座小城的大拆遷也被另一些事情所累,由于歷史欠賬,造成大量無證房的存在,不拆遷相安無事,一遇拆遷勢必在拆遷補償時產生糾紛;再者,各種傳言,誰補得多,誰補得少總是伴隨拆遷而來,與一些拆遷戶“拆遷拆遷,一步登天”的想法契合后,就可能造就所謂的“釘子戶”;除了這些,隨著網絡的普及,拆遷戶大都學會了利用網絡訴說自己的“遭遇”,真的也好,有出入也罷,總之被拆遷戶就是弱勢的,政府就是強勢的,弱勢的總會得到網友的支持,這就是對政府額外的壓力。
工人正在清理殘垣斷壁
拆遷區域效果圖
一方面是城市管理的舊賬遇到拆遷后集中爆發,一方面是有關拆遷的各種傳言四起,另一方面“釘子戶”們也已經學會了利用網路表達自己的訴求,山東薛城棚改拆遷的是是非非就是一個縣城拆遷所能遇到困惑的標本。
薛城燕山路拆遷合法合理基本無異,得到大多數的民意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會有九成以上拆遷戶比較痛快地簽字搬家,但這座小城的大拆遷也被另一些事情所累,由于歷史欠賬,造成大量無證房的存在,不拆遷相安無事,一遇拆遷勢必在拆遷補償時產生糾紛;再者,各種傳言,誰補得多,誰補得少總是伴隨拆遷而來,與一些拆遷戶“拆遷拆遷,一步登天”的想法契合后,就可能造就所謂的“釘子戶”;除了這些,隨著網絡的普及,拆遷戶大都學會了利用網絡訴說自己的“遭遇”,真的也好,有出入也罷,總之被拆遷戶就是弱勢的,政府就是強勢的,弱勢的總會得到網友的支持,這就是對政府額外的壓力。
所有這些,已經成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縣級政府的拆遷困惑。
破解這種困惑沒有捷徑,有歷史的欠賬要抓緊補,不能平時裝作不見,等到拆遷時集中爆發,對待各種拆遷補償傳言政府必須首先心胸坦蕩,才可能去向拆遷戶進一步解釋清楚,而拆遷戶的網上發聲則對政府的拆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陽光再陽光,開放再開放。
在這方面,薛城已經做出了努力。(馮煒程 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