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版藥家鑫”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刑拘
記者昨日從臨沂市有關方面了解到,2012年6月17日10時48分,臨沂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接群眾報警稱,位于臨沂市中丘路的香榭麗都小區內發生一起轎車撞電動車的事故,造成人員受傷。110報警服務臺即指令市交警直屬一大隊和蘭山分局金雀山派出所出警。
當日上午,公安部門就“6.17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展開偵查。6月18日,將犯罪嫌疑人張彥抓獲,并以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刑事拘留。
經依法偵查,現已初步查明:2012年6月17日10時許,犯罪嫌疑人張彥(女,36歲,臨沂市蘭山區香榭麗都小區居民,某醫學專科學校教師)駕駛號牌為魯QZY001的飛度牌轎車在香榭麗都小區內由西向東行駛至3號樓路段時,與王某某(女,36歲,香榭麗都小區居民)所騎電動車相撞,后又與停放的四輛機動車連續相撞,造成王某某及乘車人王某(女,4歲,王某某之女)受傷,五輛機動車不同程度損壞。王某經送市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王某某重傷,目前仍在重癥監護室搶救。
6月17日在臨沂發生的“飛車撞人”事件引起眾人的關注,案件進展到什么程度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記者昨日了解到,臨沂公安部門仍在全力調查并保證按規定程序,依法處理。此外,記者獲悉,撞人者已經因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刑拘,而犯罪嫌疑人親屬則提出申請,要求精神病醫學鑒定。本版文/圖 記者 梁賡
記者昨日從臨沂市有關方面了解到,2012年6月17日10時48分,臨沂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接群眾報警稱,位于臨沂市中丘路的香榭麗都小區內發生一起轎車撞電動車的事故,造成人員受傷。110報警服務臺即指令市交警直屬一大隊和蘭山分局金雀山派出所出警。
當日上午,公安部門就“6.17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展開偵查。6月18日,將犯罪嫌疑人張彥抓獲,并以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刑事拘留。
經依法偵查,現已初步查明:2012年6月17日10時許,犯罪嫌疑人張彥(女,36歲,臨沂市蘭山區香榭麗都小區居民,某醫學專科學校教師)駕駛號牌為魯QZY001的飛度牌轎車在香榭麗都小區內由西向東行駛至3號樓路段時,與王某某(女,36歲,香榭麗都小區居民)所騎電動車相撞,后又與停放的四輛機動車連續相撞,造成王某某及乘車人王某(女,4歲,王某某之女)受傷,五輛機動車不同程度損壞。王某經送市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王某某重傷,目前仍在重癥監護室搶救。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調查中。關于對嫌疑人張彥是否進行精神病鑒定的問題,公安機關已經收到犯罪嫌疑人張彥親屬提出的申請,按照《刑事訴訟法》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醫學鑒定。公安機關將嚴格按規定程序依法進行。
輪流守候,期待著奇跡出現
受害者家屬:
輪流守候,期待著奇跡出現
最近幾天,被撞的王女士還躺在重癥監護室,她的丈夫、親友輪流守候她,期待奇跡出現。現在王女士的丈夫情緒不穩定,兒子也被送到了同學家,這樣能緩解一點孩子的悲傷,孩子的大伯說,他現在已經停下自己的工作,專門照顧家人,并且為爭取公正的結果而奔波,“我聽說對方要求做精神鑒定了,我們的意見很明確,她怎么突然有病了?這不可能!”
傷情不明,醒來也可能偏癱
主治醫生:
傷情不明,醒來也可能偏癱
昨天,記者在重癥監護室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王女士,她雙目緊閉,頭部纏著繃帶,一些醫療儀器擺在身邊。一位大夫告訴記者,王女士剛來的時候他并不在場,但是他現在負責其近期的治療,“病人剛送來的時候,處于昏迷狀態,經過手術,現在穩定一些,但是傷到了腦干,情況還很不明朗,現在才十天,未來怎么樣,都不好講,以后還可能面臨感染、腦梗等狀況。”
醫生告訴記者,像王女士這種傷情,昏迷時間可能會很長,有的幾個月,多的能好幾年,而且就算脫離生命危險也有留下后遺癥的可能,現在看傷者眼神經損傷,眼皮抬不起來,可能有偏癱的危險。
■ 記者調查
“我想說一句,那個(視頻中的女人),不是我們的老師,她是個好人。”昨天中午,張彥所在的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校園內,女生小房眼里滿是疑惑,她不能接受自己印象中的老師竟是視頻中的“主角”,她說張彥是個好老師。
學校相關負責人、同事、同學、鄰居的心中都同樣存有困惑,他們印象中的張彥是另外的模樣:顧家、要強、稱職、樂觀、耐心,在關于張彥印象的詞典中,并沒有部分網友所描述的“邪惡”。
眾人記憶中有個“瘋狂”之外的張彥
她從來沒有抱怨
也許是太要強了
“發短信問學業,每次都耐心給我回”
學生說——
她很熱情
“發短信問學業,每次都耐心給我回”
“我認識張彥老師,她上學期教過我解剖學。”在宿舍區域,記者碰到了臨床大一的女生小房,她說自己已經知道了前些天發生的事情,“我們宿舍的同學也知道,還有別的宿舍的過來問我們,我們覺得張老師挺好的,我們都在空間發表一些想法。”
“張老師講課很好,繪聲繪色的,還會聯系實際,說起病理現象,有時候還拿自己的孩子舉例子,我還記得呢。”小房說,張老師的教課水平很好,同學們愿聽她的課,而且這位老師講課也很認真負責。
小房還記得幾件事情,就是她在自習過程中,碰到了不會的問題,就試著給張彥老師發短信詢問,沒想到老師都耐心的給回了短信,“作為老師她真是挺好的,上課時挺嚴肅,下課時對我們很耐心,她是個好老師。”
“沒記得她教過心理學啊……”
學校說——
她很稱職
“沒記得她教過心理學啊……”
“她是1999年從某中醫學校畢業后來到我們學校的。”該校相關負責人回憶起張彥的一些情況說,張彥原來是人體解剖學教研室的老師,后來到了中醫學教研室,任中醫學方面的老師,對于網上傳言的“長期從事心理學、精神病學”這一點,該負責人表示異議,“這是不同的研究室,沒記得她教過這些課程啊,要是教,得走流程,要說偶爾教過,也有可能,還需要再核實,但是長期從事這方面教學,應該是不可能的。”
該負責人表示,由于張彥不住學校宿舍,所以對她生活方面的情況不太了解,只是對于她在學校的表現有一定印象,“挺認真負責的,業務上也不錯,從同學和其他老師的反饋看,真是挺好的。”
張彥出了這樣的事情,學校是否會繼續留用她?對于這個問題,該負責人表示自己并不太清楚,要等校方領導決定,也要看公安機關對此事的處理。
“平時總是樂呵呵的,看不出啥來”
同事說——
她很樂觀
“平時總是樂呵呵的,看不出啥來”
昨天,張彥的同事王女士剛剛聽說了張彥的事情,便急忙上網搜尋信息,看到網上種種消息后,她還是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身邊的同事,“我到現在心里面還堵得慌,這怎么能是張彥呢?這真的是她嗎?”
王女士和張彥同處一個研究所,工作方面有很多交集,她對于這位同事的印象很好,“她工作很積極,不管什么任務交到她那里,從來也不抱怨,不會說個‘不’字。”
“我不是因為是她同事才說她好的,她平時為人處事也不錯。”王女士說,張彥平時笑嘻嘻的,感覺是個樂觀的人,而且比較好相處,看不出啥異常。由于不住單位宿舍,所以王女士對于張彥生活方面并不了解,但感覺張彥挺疼孩子,也挺顧家的。“網上有些聲音讓我覺得挺不舒服的,希望大家多做理性分析。”
“如果是正常狀態,她不會開這么快”
鄰居說——
她很要強
“如果是正常狀態,她不會開這么快”
目前,事發小區已貼上一張紅色的條幅,上面寫著“駛入小區限速5KM,確保業主安全”。事件已經過去了十來天,居民之中還有不少人感到害怕,但有一些居民再回頭看這件事兒,感覺對于張彥來說,這也是個悲劇,所以也多了一些同情,“如果正常狀態她不會開這么快。”
對于網上關于張彥家庭的一些說法,居民也聽說過,但是張彥從未明確提起過,“她從來沒有抱怨,也許是不愿意說,至少讓我們感覺她是挺快樂的,也許是太要強了。”
“平時看,她人不錯的。”還有小區居民還說,“家里的孩子都是她自己看,這么多年,我沒見過她對象看過一次孩子,只是聽她說過一次,丈夫經常不回來,也只是一帶而過,感覺她太要強了。我覺得這是兩場悲劇,一場是車禍悲劇,一場是家庭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