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總能穿透黑暗中的夾縫
光亮總能穿透夾縫。微博再爆料,讓我看到了希望。因為再次爆料人微博公開了這兩個采訪對象的照片及個人信息,似乎很了解這兩個人,盡管他的爆料方式也欠妥當,而且爆料的意圖和內容真實性有待查證,但這對我獲知采訪對象很幫助。
山航空姐在飛機上玩手機被微博爆料后,引發傳統媒體、新媒體和自媒體的熱議。熱議的角度大致有三:空姐玩手機照片被爆料,航空公司該如何處罰空姐;照片爆料人是否開啟手機拍照并爆料,《治安管理處罰法》該如何處罰作為乘客的爆料人;爆料人的舉報方式是否妥當。而事隔兩天,微博再次爆料,爆料人的身份實為另一航空公司空姐的男友,這不得不讓事件再次陷入兩大航空公司間“行業惡搞”的熱議。
面對各種未被證實的問號,自媒體區域內的猜測性言論多了起來。盡管自媒體的猜測性發言已成為習慣,盡管這種習慣的壽命有限,但作為新聞人,當面對輿論熱點時,有義務還網友以真相,還混沌以清白。
而如何獲得采訪對象似乎又成了一大難題。隨著事件的演變升級,焦點問題都集中到了兩人身上,即爆料人@扣腳女漢、另一家航空公司空姐張女士。顯然,爆料人來源于自媒體,無真實資料可查,無有效信息可作為新聞素材;被牽扯其中的另一家航空公司空姐更是虛無縹緲,無痕跡可尋。而如果沒有這兩個人的采訪素材,要想獲得上述疑問的答案恐怕很難,要想將其采編成新聞更是不可能。
光亮總能穿透夾縫。微博再爆料,讓我看到了希望。因為再次爆料人微博公開了這兩個采訪對象的照片及個人信息,似乎很了解這兩個人,盡管他的爆料方式也欠妥當,而且爆料的意圖和內容真實性有待查證,但這對我獲知采訪對象很幫助。
幾經輾轉,兩位采訪對象的聯系方式終于拿到。又經過對方許可后,我分別對他們進行了長達半個小時的采訪,將很多網絡猜測形成問題反饋給他們,得到了合理的答案。后求證航空公司和業內人士,對采訪對象的主觀回答進行第三方確認,終將網友心中的問號變成了句號。
但在我心中,仍存有問號:照片爆料人是否確實用ipad拍照(在飛機上不被禁用),而不是用手機?這個問題,我曾詢問過山航工作人員,得到的答案是,飛機上除了機艙內有攝像頭外,乘客區域內并無攝像監控設備,所以無法記錄爆料人究竟使用了什么設備進行拍照取證。
如果上述問題回答不了,那么,作為乘客的爆料人是否應該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處罰也就無從談起。但經我求證,有一點是肯定,如果在飛機上使用航空器禁用的電子設備如手機等,乘務員進行了勸說,而乘客又沒有改正,那么乘務員有權利在飛機上聯系地面進行報警。(李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