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是關乎每個人利益的事情,但是在采訪中我發現,很多人其實對我們的醫保政策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甚至被網絡謠言誤導。
濟南市社會保險局一位工作人員曾對我說,在很多網帖中,網友言之鑿鑿分析攻擊醫保政策,似乎醫保是“火坑”“狼窩”,入保的人會被“坑死”,實際上,“他們分析的一條也不對”。這位工作人員說,只要把這些網帖中的一些說法在網上搜索進行驗證,這些謠言會被輕而易舉拆穿。
在這些網帖中,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三者的概念隨意混淆,放大其局限性而不提其優勢。在有的跟帖留言中,甚至有網友信誓旦旦地說自己的某某農村親戚幾天前住院治病,“新農合”報銷不了--按照網友所說的時間,那時可是已經“并軌”完成,不存在“新農合”了啊!
出現這些謠言和這些謠言受到追捧的原因是復雜的,對于普通投保者來說,如果不是真的生病需要自己走報銷程序,恐怕很少有人會去主動了解醫保政策。另外保險先天的“不確定性”也讓能夠真正走報銷程序的人少之又少,畢竟投保的人中生病的是少數,生病后會用上醫保的又少了一些。
我的家鄉是農村,早在幾年前推廣“新農合”時,村里就有很多人以各種理由拒絕入保,有些聽起來實在很“奇葩”。有的人聽信了謠言,說醫保是什么“龐氏騙局”;有的人說“羊毛出在羊身上”,醫院會把收費調高,投保報銷后的實際花費肯定跟以前差不了多少;還有人算著非常現實的賬:一年能生幾回病?把投保的錢留在自己手里最踏實。如果以后得了啥小病,省下的這筆錢也夠看病的,如果得了啥大病,那報銷不報銷已經沒什么意義了,反正都是看不起。
對于農村居民來說,他們去了解醫保政策的途徑和方式都要十分有限,而在采訪中我發現,對于城鎮居民來說,了解醫保政策也大多來源于道聽途說,真正明白的人不多。
所以,要讓醫保真正地惠及全民,城鄉“并軌”這樣政策層面的設計是基礎,能發揮功效的政策才是好政策。醫保工作的發展除了政策方面的發展、改革、完善,還需要相關部門不斷進行宣傳,讓全民了解政策,會用、善用政策,這樣投保積極性自然提高,種種抵制和謠言也自然煙消云散,醫保的作用才會更加高效地發揮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