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商家禁中國人入內
這些店員是不是中國人,他們為什么就可以進入?
這些店員是不是中國人,他們為什么就可以進入?
供熱公司并沒有按時給他們小區供熱,不穿厚衣服“扛不住”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流金的歲月難舍的情。
唯剩兩塊紀念碑立在寒風蕭瑟中,鮮有人跡,寥寥無語。
過年不能跟家人一起,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有興奮、有沮喪,可對他們來說卻得是習慣,習慣別人合家團圓的時刻,自己還要堅守在空空蕩蕩的值班室里;習慣在別人看春晚時,自己和在押人員辦春晚,用收音機聽春晚重播;習慣在別人吃年夜飯時,自己在巡邏后,在泰山上湊合吃飯過除夕……
過年不能跟家人一起,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有興奮、有沮喪,可對他們來說卻得是習慣,習慣別人合家團圓的時刻,自己還要堅守在空空蕩蕩的值班室里;習慣在別人看春晚時,自己和在押人員辦春晚,用收音機聽春晚重播;習慣在別人吃年夜飯時,自己在巡邏后,在泰山上湊合吃飯過除夕……
新春走基層,記者走過每一個執勤崗位,看著他們一絲不茍工作的身影,真有一份感動從心里閃過,“天干物燥的,隨手扔個煙頭都能引起火災。我們守著泰山,不能當千古罪人。”“工作就是要負責任,特別是為國家看糧,國家的糧食,不能有閃失。”一個個原生態的細節、一句句樸實的話語是我們在辦公室里、互聯網上看不到、聽不到,甚至想象不出來的。
走基層,我們體會到沉甸甸的責任,感動于真實百姓故事中的喜怒哀樂。大眾網記者回憶走基層采訪,想到最多的,都是普通人帶給我們的感動。這種感動讓我們意識到身上的責任與擔當,也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不僅是采訪寫作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的提升,職業素質的錘煉。
正如央視要求新聞工作者的那樣:“坐在同一條板凳上,才縮短了心與心的距離。住在農家的炕頭上,收獲的才不只是建議。我的腳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真情實意地走近你、讀懂你、為了你、依靠你。”走基層是一路走,是一路感動,也是一路學習。雖然“新春走基層”活動將告一段落,但大眾網記者走基層的腳步不會停歇。走基層,我們永遠在路上!
(于瀟瀟)
初審編輯:余梁
責任編輯:王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