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山東考察
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匯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匯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省政府領導同志與網友面對面,談民生、論發展、話改革。
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用極限人生書寫人生極限。
旅客憶空中驚魂:飛機無法降落 心提到了嗓子眼。
相關報社和宣傳部門都承諾要進行調查,而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結果。事實上,一篇新聞最終被報道,要經地層層把關。能夠見報并產生如此影響,又豈是記者一個人的過錯。而相關報社在判斷上犯了錯誤的時候,報道了就報道了,過去就過去了,全都不說話了,仿佛什么事都沒發生過,毫無羞愧感地繼續扮演斗士。這樣的媒體,毫無自省精神,矛頭專門指向別人,寫出來的文章怎么能讓人信服。
不得不承認,這個新聞確實很抓眼球。丈母娘、女婿、賓利、400萬、流淚、下跪……所有這些要素混搭在一起,讓人恍若來到某些精心策劃的選秀或相親節目的現場。
而細讀一遍不難發現,這條新聞所有的過程和細節都是由一位“劉先生”獨家提供,有媒體試圖采訪被贈賓利的女婿和丈母娘,但都“被婉言謝絕了”。很顯然,整篇報道都是建立在劉先生一個人自說自話的基礎上,缺乏更多的證據和第三方印證。可是,這樣一則新聞卻在網上被炒得沸沸揚揚。
不過還好,有媒體介入對其真實性做進一步核實。不過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這則新聞很快又有了后續報道,還是那位爆料人劉先生,說道酒過三巡以后,一個男青年發起了酒瘋,指著自己的父母怒吼,沒有100萬你生我出來干嘛,不是害我么?這則新聞被描述的是繪聲繪色,同時在新聞中還特意標明對方不愿意接受采訪,此種說法更是讓人懷疑。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在形成報道之前,一定要多方核實、反復求證,以免夸大事實、誤導公眾。不僅重大報道是這樣,哪怕是“花邊”性的社會新聞,也同樣需要一絲不茍。果然,在隨后的采訪中,新聞原作者支支吾吾,通訊員更是承認采訪不扎實。原作者還懇求采訪記者“收手”。
對此,相關報社和宣傳部門都承諾要進行調查,而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結果。事實上,一篇新聞最終被報道,要經地層層把關。能夠見報并產生如此影響,又豈是記者一個人的過錯。而相關報社在判斷上犯了錯誤的時候,報道了就報道了,過去就過去了,全都不說話了,仿佛什么事都沒發生過,毫無羞愧感地繼續扮演斗士。這樣的媒體,毫無自省精神,矛頭專門指向別人,寫出來的文章怎么能讓人信服。(于瀟瀟)
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劉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