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百萬斤蘋果滯銷 不見好轉或將毀樹改種
無論是在田橋鎮的集市上,還是走訪村民的過程中,聽到當地百姓說得最多的就是:“今年的蘋果賣不出去,一年辛苦白費不說,一畝地還得倒貼2000塊錢。”
鄔東大隊村民紀雪梅種植果木已經十六年了,今年的情況她還是頭一次見:“往年這個時候,我們村里的路上都停滿了收蘋果的車,一斤能賣到兩塊錢,我們提著自家的蘋果過秤就能收錢。今年都快到年根了,最好的紅富士才賣到一塊七,也不見有人來收。”
紀雪梅家中有一畝多地,種的全是果樹,眼下還有萬余斤蘋果存在家里。“我們這邊家家戶戶都種蘋果,本地市場根本消化不了,要靠商販批量收購再銷往外地,可是今年卻沒了商販的蹤影。”紀雪梅心里很不是滋味。
即使霧霾鎖路,年逾六旬的邵大媽還是一早拉著四筐自家的蘋果來到了集市上,可是到了中午十一點,也才賣出去了寥寥十幾斤。邵大媽告訴記者,這樣在集市上零賣,好的時候能賣出百八十斤,有時候一點也賣不出去,只能再拉回家。“那也比放著壞了強,能賣一點是一點。”邵大媽告訴記者,年前這段時間她天天出來擺攤賣蘋果,希望能多賣一點過個舒心年。
一等紅富士無銷路讓果農紀雪梅很憂心
每個果農家中都存有上萬斤的蘋果
田橋鎮集市上待售的蘋果
集市上零售的蘋果香甜可口,但只能小買小賣。
大眾網菏澤1月30日訊(記者 李 亞)“我們這里家家戶戶都存了幾千斤蘋果,周邊幾個鄉鎮加起來滯銷的蘋果不下百萬斤……”1月30日上午,菏澤市巨野縣田橋鎮鄔官屯村民繩現橋指著家中堆積的一等紅富士蘋果,滿面愁容。受市場供需影響,當地的“金蘋果”從2.7元/斤驟降到1.7元/斤,仍然大量滯銷,這讓果農們憂慮“這個年關不好過”。
百萬斤蘋果滯銷
果農訴苦“五一前賣不出去就要毀樹改種了”
無論是在田橋鎮的集市上,還是走訪村民的過程中,聽到當地百姓說得最多的就是:“今年的蘋果賣不出去,一年辛苦白費不說,一畝地還得倒貼2000塊錢。”
鄔東大隊村民紀雪梅種植果木已經十六年了,今年的情況她還是頭一次見:“往年這個時候,我們村里的路上都停滿了收蘋果的車,一斤能賣到兩塊錢,我們提著自家的蘋果過秤就能收錢。今年都快到年根了,最好的紅富士才賣到一塊七,也不見有人來收。”
紀雪梅家中有一畝多地,種的全是果樹,眼下還有萬余斤蘋果存在家里。“我們這邊家家戶戶都種蘋果,本地市場根本消化不了,要靠商販批量收購再銷往外地,可是今年卻沒了商販的蹤影。”紀雪梅心里很不是滋味。
即使霧霾鎖路,年逾六旬的邵大媽還是一早拉著四筐自家的蘋果來到了集市上,可是到了中午十一點,也才賣出去了寥寥十幾斤。邵大媽告訴記者,這樣在集市上零賣,好的時候能賣出百八十斤,有時候一點也賣不出去,只能再拉回家。“那也比放著壞了強,能賣一點是一點。”邵大媽告訴記者,年前這段時間她天天出來擺攤賣蘋果,希望能多賣一點過個舒心年。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蘋果是田橋鎮很多群眾的主要收入來源。而今年幾乎每位果農都囤積了幾千斤,甚至幾萬斤的蘋果。
鄔東大隊村委委員繩欽誠告訴記者,不少村民看到蘋果滯銷,打算如果在五一前還賣不出去,就準備毀樹改種其他作物了。
從2.7元/斤掉到1.7元/斤
果農感嘆受煙臺蘋果內銷影響錯過了好機會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質量好、價格低的紅富士卻沒有銷路呢?田橋鎮副鎮長劉建民向大眾網記者分析:多數果農對市場的預判過于樂觀,價高時“惜售”,遇到今年煙臺蘋果出口轉內銷,國內市場受擠又急忙“拋售”,錯過了最好的銷售時機。
劉建民告訴記者,董官屯、太平鎮和田橋鎮是魯西南地區比較成氣候的蘋果種植園區,單是田橋鎮就有1.3萬畝果田。今年氣候適宜蘋果生長,是個豐收年,有些情況好的人家一畝地能收1.5萬斤蘋果。看到成色那么好,果農都希望能賣出個好價錢。
2012年11月,也曾有大批商販來到村里收購蘋果,但2.7元/斤的價格著實讓商販難以接受,僅開出了2.2元/斤左右的收購價。果農希望能再多賺一些,便把蘋果壓了下來沒舍得出售。
然而,還不到兩個月時間,因為煙臺蘋果出口受阻進而轉向內銷,搶占了大部分果農賴以生存的國內市場,蘋果供大于需、甚至嚴重過剩,直接導致了當地蘋果現在降到1.7元/斤也無人問津的局面。
對于劉建民的這一說法,村民們也表示認同,都覺得錯過了出售蘋果的好時機,而今叫苦不迭。“大部分人都抱著僥幸的心理,存的比較多,希望收購價格能再創新高,但就是因為消息閉塞又盲目跟風,才導致了目前的這種情況。”劉建民說。
在此,大眾網誠邀各位網友奉獻一片愛心,幫助巨野的果農朋友渡過難關,過上一個溫暖的春節。有意批量購買的朋友歡迎致電大眾網菏澤站熱線電話(0530-5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