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王宗陽
5月5日,濟南市政府傳出重磅消息——濟南將新設交運委等7大政府部門,將市政公用事業局、城市園林綠化局“降級”并入城鄉建設委,并撤銷多個部門。此舉意圖明確,通過整合部門避免責任交叉,實現“一件事一個部門解決”,杜絕“九龍治水”現象。
近兩年,濟南在體制改革方面 “大刀闊斧”,大動作頻頻。比如,先后設立了投資促進局、城市更新局、南部山區管委會,并完成章丘撤市設區。但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各種深層次體制性、結構性問題成為改革直接對象。此番濟南試水“大部制”,就是要啃掉這些“硬骨頭”。
5月5日,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公布,濟南將實行“大部制”。
濟南新設7個大部門,行業問題“一攬子解決”
5月5日,大眾網記者從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濟南將實行“大部制”,到今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此次改革的重點,是濟南將新設7個大部門,通過整合部門責任,避免工作交叉,一個行業的問題盡量一個部門“一攬子解決”,切實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大部制”將組建成哪些大部門?分別如下:
組建市城鄉水務局(掛市泉水保護辦公室牌子),主要負責全市涉水事務統一管理,包括城鄉河流河道、農水、城水、泉水保護和污水處理及節水等。原加掛的市名泉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牌子更名為市泉水保護辦公室。
組建市城鄉交通運輸委員會,主要負責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統籌管理或協調全市公共交通、軌道交通、鐵路運輸、高速公路、航空運輸、水路運輸等城鄉交通運輸和道路建設管理工作,協調郵政行業。
設立市物流辦公室,主要負責全市現代物流業的組織推進和綜合協調,仍為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內設機構,副局級規格。
此外,還將組建市林業和城鄉綠化局與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設立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理委員會(籌)與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管理委員會(籌)。
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在這次改革后動作較大,將濟南市政公用事業局供熱、燃氣行政管理職責、濟南市園林綠化局公園管理、名泉泉池保護行政管理職責劃入。同時,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濟南市城市園林綠化局,從此前的濟南市政府直屬正局級事業單位,調整至該委所屬的副局級事業單位,并更名濟南市公用事業局和濟南市園林管理局。
近兩年“體改”大動作不斷,但“硬骨頭”依然難啃
濟南市政府為何要“刀刃向內”,進行“大手術”改革?濟南市編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立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濟南這次是下了決心,堅決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激發發展活力。不光是這次的“大部制”,近兩年來濟南在推進“體改”方面很大膽,先后設立投資促進局、城市更新局、南部山區管委會,以及章丘撤市設區等,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隨著各領域改革的持續推進,各種深層次體制性、結構性問題成為改革的直接對象,而這都是改革中的“硬骨頭”。
濟南都面臨哪些“硬骨頭”?在實際采訪中,大眾網記者也有真切感受。2016年4月7日至8日,大眾網記者曾兵分幾路,通過航拍、現場采訪,對濟南市區多處在建工地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3處建筑工地仍存在屢罰不改,揚塵污染嚴重等問題。根據大眾網采訪的情況,濟南市城管等有關部門對相關違規工地進行了突擊檢查,并責令其限期整改。但在隨后的一年里,濟南揚塵污染現象仍時有發生,很難得到根治。濟南城管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認為,目前工地揚塵處罰力度不夠。此外,目前拆遷揚塵的問題是各區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建筑工地總包進場后的揚塵問題歸建委管,在挖地基和運輸過程中的渣土揚塵是城管渣土辦管。整個揚塵治理還涉及到環保、房管、拆遷辦等相關部門,渣土車污染,還涉及交警等。這位負責人坦言,揚塵整治之難,難在各管一攤,在“九龍治水”情況下,有的單位并沒有落實好責任。
再比如,在今年山東省兩會上,有多位委員和代表提到濟南城鄉交通發展不夠一體化。以剛剛撤市建區的章丘的為例,雖然章丘成了“區”,但是公交仍然很少,章丘居民來濟南不方便。這反映了濟南還需要加強“大交通”思維,要構筑大交通體系,不能區域間“各自為戰”。
改革進入深水區,多個政府部門要動“大手術”
想要啃掉“硬骨頭”,改革必須要徹底。為此,濟南將對多個政府部門“動手術”。比如,過去因“各管一頭”導致揚塵污染問題始終難以根治,F在,公共空間秩序管理、違法建設治理、環境保護管理、交通管理、應急管理等方面的部分職責,都整合到城市管理部門,由“大城管”行使上述領域的行政執法權。
再比如,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提出的“大交通”建議,濟南也已經落地——整合市交通運輸局職責、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城市道路建設管理職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涉及交通運輸的相關職責,組建市城鄉交通運輸委員會,主要負責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統籌管理并協調全市公共交通、軌道交通、鐵路運輸、高速公路、航空運輸、水路運輸等城鄉交通運輸和道路建設管理工作。
此外,“大水務”整合了市水利局職責,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城市河道管理、供排水、節水、污水處理、城市防汛職責,市城市園林綠化局(市名泉保護委員會辦公室)泉水保護職責;“大綠化”整合市林業局職責、市城市園林綠化局綠化工程建設管理和城市綠化管理職責。這兩個部門共同著眼生態環境提升,著力破解職責交叉、權責不清導致的環節多、難度大、效率低等問題。
“大建設”將市市政公用事業局供熱、燃氣行政管理職責、市城市園林綠化局公園管理、名泉泉池保護行政管理職責納入懷中,組建新的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此舉讓城市管理更加高效,著力加強城鄉建設統籌協調和城市運行保障能力。
“大外事”整合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機構和職責,組建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著眼提升對外開放水平,針對市外辦、僑辦職責相對單一、難以形成工作合力的問題,組建市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
國企也一并“做手術”,實現政企分家市場運營
濟南市編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立學向記者表示,這次濟南對多個政府部門動“大手術”,不僅僅是精簡機構,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工作格局。其中,四個大部門冠以“城鄉”二字,將從體制上徹底打破歷史上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率先實現城鄉全覆蓋,打造全省乃至全國標桿。
大眾網記者注意到,這次改革,除了對政府機構調整之外,濟南市還對市屬投融資平臺動了“大手術”。針對市屬國有企業管理分散、政企不分、難以做大做強的問題,整合組建六大投融資平臺,健全政府投融資體系,提升企業國有資產的競爭力和引領能力。同時,加強市國資委的企業國有資產統一監督管理職責,做到國有企業與主管部門脫鉤,新組建的六大平臺劃歸市國資委統一管理。此舉最大的好處,是真正做到了政企分開,政府集中精力管該管好的事情,國有資產按照市場機制和市場規律去運營。
大眾網原創深度調查欄目《獨立調查》,于2009年12月1日創刊,以每周至少一期的頻率刊發,先后獲評中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山東新聞獎名專欄。
欄目緊跟熱點、回應關切,調查傳聞、還原真相,澄清謬誤、明辨是非,勇于向網絡亂象亮劍,堅持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客觀公正做監督。欄目始終堅持創新,并成功打通PC端與移動端,重點報道在“兩微一端”同步刊發。2016年以來,欄目在大眾網時政微信公眾號“爆三樣”落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深度調查的“微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