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亮相:兩個"胖子"赤裸爬上外墻,憨態可掬
1月19日,中新網發了一組名為《攀房“裸佛”亮相濟南 似現實版“佛跳墻”》的圖片,圖片中,有兩個肉色的大型雕塑,一個“坐在”某兩層火鍋店的樓頂,一個攀附在墻上,做用力向上攀爬的姿勢。兩個雕塑造型都為年輕的胖子,其中坐在房頂的胖子有近三米高,雙手合十,耳垂飽滿,很像一尊佛;爬墻的“胖子”有近六米高。因為爬墻的“胖子”背面赤裸,所以在網絡轉載和評論中,有網友將這兩尊雕塑稱為“裸佛”。 雖說兩尊雕塑沒穿衣服,但憨態可掬的造型、肥嘟嘟的身材讓網友大呼“被萌翻”,還有網友戲謔稱這是現實版的“佛跳墻”,更有濟南本地網友到現場與雕塑合影。... ...
連夜拆除:雕塑掛上僅兩天就拆除,城管未干涉
“19日晚上拆了,拆完后先放在飯店邊上。”火鍋店一位保安告訴記者,兩個雕塑只在墻上呆了兩天就被拆了下來,并用紅布蓋住。大眾網記者在網友拍攝的圖片中看到,兩個雕塑被拆下后,先被人用紅布蓋住,隨后被拉走。 雕塑被拆除,讓很多慕名而來的市民不理解。“我在網上看到后感覺特別好玩,今天才抽空過來看看,不知道已經拆了。”濟南市民劉裕良說,沒能一覽雕塑風采感覺很遺憾。“我看圖片感覺是很靈活可愛的兩個胖子,雖然沒穿衣服,但并不影響什么,而且這是很獨到的文化創意。”市民程春霞說。... ...
作者答疑:雕塑名為“快樂胖子” 拆除為免誤讀
大眾網記者輾轉聯系到紅尚坊商業街創意總監居翔。他介紹說,兩個雕塑并非網上所說的“小沙彌”或者“佛跳墻”,其實是兩個小孩,名字叫“快樂的胖子”,一個小孩看到紅尚坊特別好玩,就爬上墻看,并急忙招呼墻外的“胖子”上來看,而墻外的“胖子”情急之下連衣服都沒穿就去爬墻了。 居翔說,雕塑在網上被解讀為“沙彌”,甚至被稱為“裸佛”,實際上是誤讀,且雕塑尚有粗糙處需要改進,因此被臨時撤下再做修改。... ...
網友觀點:雕塑可愛不應拆除,期待回歸
“如果不拆肯定比大黃鴨有人氣!可惜了。”微博網友“大雷村”說。 “暫且不論他的藝術水平和美丑程度,且看人們對于事物的包容性。建設之人也無非是打開常規、剔去原有的墨守成規,而赫然醒目的拆除二字歸結了所有新奇事物的命運。”微博網友“騎大馬-唱小戲”說。 “現在的社會是多元化的,人的思想都比較開放,只要能夠帶來視覺上的愉悅,而且安全沒問題,應該保留它。”濟南市民齊先生說。 “期待這個城市能有對文化的更多包容,更期待兩個小胖子能夠回來,帶給大家更多歡樂!”微博網友“有擔當vans”說。 ... ...
專家點評:文化創意應得到尊重,濟南需多包容
一天后得知雕塑被拆除,李輝感覺不可思議。“很好的創意,很靈動,而且把文化創意和商業開發融合在一起。”李輝說,文化創意商業區與其他商業區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文化產業和商業開發的融合帶動,能夠看到的是,兩個“小胖子”讓全國人民一天之內廣泛傳閱,并引來大量游人觀賞拍照,不管從文化產業的角度還是拉動消費的角度,都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創意。 在李輝看來,濟南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思想過于保守,一個城市在發展中應該對文化創意懷有更多的寬容,提供更多開放發展的空間,保護并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
尹海洋
調查記者發展文化創意不能“葉公好龍”
“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這是上世紀50年代毛主席對新中國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方面提出的“雙百”方針,鼓勵藝術及科學的不同派別及風格自由發展與辯論。之后的六十多年內,全國各地都不斷出臺政策方針,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