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體驗早晚高峰:時速6公里 公交車不如行人快
公交車在花園路東段行車比較順暢,但通過二環東路與花園路的第一個東西向路口后,東西寬中間窄的“喇叭狀”花園路立馬呈現出瓶頸效應。從洪樓廣場到銀座商城洪樓店短短幾百米距離,118路公交車行駛了將近20分鐘,每每剛一加速便被堵住,屢屢被行人超過。記者與司機交談知道這樣的速度“還算快的”。記者從車窗前觀察路上被堵的汽車,有的在變道試圖超車,有的在南北方向路口強行入道,有的在180度轉向……堵住的車雖不多,但由于秩序混亂,疏通起來也很慢。司機看似無奈,告訴記者,已經習慣了花園路上經常性的堵車。
大眾網濟南1月11日訊(記者 韋國騫)針對網友發帖訴說的堵車無奈,11日早晚高峰期間,大眾網記者親自體驗了一下濟南的交通現狀,一次是乘坐公交車,一次是駕駛私家車,切實體會到了“世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擋風玻璃前堵了一打汽車。”
11日下午6時許,在濟南濼源大街和歷山路十字路口,交通擁堵比較嚴重。
早高峰:公交車40分鐘通過4公里長的花園路 時速6公里
每個工作日的早上八點,是習慣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們打點行囊奔赴單位的時間,也是傳統意義上的交通“早高峰”。1月11日早,大眾網記者乘坐由東向西行的118路公交車,首先試驗了這個時段的交通通行狀況,“試驗場”為濟南的北部主干道——4公里長的花園路。
公交車在花園路東段行車比較順暢,但通過二環東路與花園路的第一個東西向路口后,東西寬中間窄的“喇叭狀”花園路立馬呈現出瓶頸效應。從洪樓廣場到銀座商城洪樓店短短幾百米距離,118路公交車行駛了將近20分鐘,每每剛一加速便被堵住,屢屢被行人超過。記者與司機交談知道這樣的速度“還算快的”。
記者從車窗前觀察路上被堵的汽車,有的在變道試圖超車,有的在南北方向路口強行入道,有的在180度轉向……堵住的車雖不多,但由于秩序混亂,疏通起來也很慢。司機看似無奈,告訴記者,已經習慣了花園路上經常性的堵車。他說:“這幾年東邊小區越來越多,公交車的直達和換乘站點還不健全,公交線路往往多設置在一些客流量大的地方,對支路的疏通不夠導致私家車涌入主干道。”
記者乘坐的118路公交車行駛到花園路西口時,正好用時40分鐘,平均速度為每小時6公里。
濼源大街到省圖書館:兩小時漫漫回家路
下午五點,天色已暗,記者從位于濼源大街東首的山東新聞大廈走出,選擇路程5公里的回家路,目的地是山東省圖書館附近的小區,選擇的交通工具是自駕車。
濼源大街、和平路、二環東路,記者途經的這三個主干道,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壓車,其中在山師附中與和平路交叉口,山大南路與二環東路交叉口,記者體驗到了什么是“水泄不通”。學校門口接學生的私家車占據了整整一個車道,二環東路高架橋上下口的車一直被堵至橋上。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前還顯得很寬敞的二環東路高架橋,如今車輛行駛在上面已經感到有些局促,只得走走停停,往昔“馳騁”的感覺已經不存在了。記者不僅聯想到北京出名的早已變成“環形停車場”的五條環路……
到達目的地時,手表的時針已指向將近七點,將近兩個小時在路上,需要不停地踩離合器、油門,換擋位,有時還遇到刮擦、追尾等小交通事故,開車在不覺中變成了一種“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