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放-禁放-限放,濟南“禁鞭”走過18年
過年過節燃放煙花鞭炮可以說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不放鞭炮似乎就沒有過年的味道。不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燃放煙花炮竹的認識也在慢慢改變,對于這個傳統習俗很多人覺得不管從環保、安全各方面來說,都是百害無一益的,所以最近幾年開始,“禁放”的呼聲逐步高漲。從政府方面來講,濟南市對于煙花炮竹燃放的管理也經歷了一個從“亂放”、“禁放”到“限放”的發展過程。
“濟南市煙花炮竹的管理說起來還是挺曲折的”,2月7日上午,濟南市安全質量監督局安檢二處的劉清勇副處長對記者介紹說,濟南市現在的煙花炮竹市場管理工作,主要由濟南市安全監督局安檢二處來負責,這方面的管理包括煙花炮竹的生產、銷售許可,以及煙花炮竹企業的日常監管等,而在2005年之前,這方面的管理還要歸濟南市公安局治安大隊管理。
大眾網濟南2月8日訊(記者 劉國棟)過年過節燃放煙花鞭炮可以說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不放鞭炮似乎就沒有過年的味道。不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燃放煙花炮竹的認識也在慢慢改變,對于這個傳統習俗很多人覺得不管從環保、安全各方面來說,都是百害無一益的,所以最近幾年開始,“禁放”的呼聲逐步高漲。從政府方面來講,濟南市對于煙花炮竹燃放的管理也經歷了一個從“亂放”、“禁放”到“限放”的發展過程。
“亂放”無益,1994年一“禁”了之
“濟南市煙花炮竹的管理說起來還是挺曲折的”,2月7日上午,濟南市安全質量監督局安檢二處的劉清勇副處長對記者介紹說,濟南市現在的煙花炮竹市場管理工作,主要由濟南市安全監督局安檢二處來負責,這方面的管理包括煙花炮竹的生產、銷售許可,以及煙花炮竹企業的日常監管等,而在2005年之前,這方面的管理還要歸濟南市公安局治安大隊管理。
劉清勇說,煙花炮竹的管理其實也就從1994年才開始,在這之前,濟南市的煙花炮竹生產、銷售、燃放等各方面都屬于粗放式的“亂放”階段。
“因為沒有管理,煙花炮竹又是危險物品,爆炸火災事故頻發,造成了大量財產損失甚至是人員傷亡。”隨著認識的提高,很多人就開始呼吁禁放煙花炮竹,全國先后有282個城市采取了禁放政策。在這種大環境下,經過濟南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1994年9月1日《濟南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獲準施行,濟南市開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一到過年,特別是年三十晚上,我們都要出去查有沒有燃放煙花炮竹的,除夕都過不好。”濟南市公安局治安大隊大隊長石景嶺告訴記者,2003年他就到了治安大隊,那時候抓住放煙花炮竹的要當場沒收還要罰款,有的甚至還要拘留,“那時候放鞭炮的就少很多了,大年三十都聽不到幾聲響,但是說實話確實年味淡了。”
十年“禁放”,2005年一朝改“限”
“禁放”的狀態從1994年一直維持到了2004年,“這十年的最后幾年中,在市人大和市政協會議上,就不斷有代表和委員提出‘解禁燃放煙花爆竹’的建議和提案”,劉清勇說,究其原因:一是受傳統習俗的影響,許多人認為不放鞭炮沒有年味;二是全國大部分城市已由“禁放”改為“開禁”或“限放”,對濟南的禁放工作造成很大程度的沖擊。
“當時,市公安局對開不開禁還做了一項調查問卷。”劉清勇介紹,當時收回的有效問卷4195份,其中要求繼續禁放的有886票,占總數的21%;贊成全面開禁的有887票,占總數的21%;支持限制燃放的有2422票,占總數的58%。
于是,經過濟南市人大通過,2005年1月1日起施行了直到今日的《濟南市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的管理規定》,改“禁止燃放”為“限制燃放”,對于煙花爆竹的生產、銷售、運輸、儲存都做了相關規定。而在燃放時間方面則規定:在農歷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期間可以燃放煙花爆竹,其他時間不得燃放。在燃放地點上,也明確要求需避開相應的危險區域。
再起爭端:“限放”再改“禁放”?
“現在的管理是越來越嚴,特別是2007年濟南仲宮煙花爆竹市場發生了事故以后。”劉清勇說的是2007年2月15日發生在仲宮煙花爆竹市場的鞭炮爆炸事件,一個燃燒的花炮在極短的時間引燃了市場上140多處煙花爆竹攤位,整個市場陷入一片火海,三四十輛機動車被炸毀,消防人員奮戰3個多小時才將大火全部撲滅。
“當時我們安監局正在開年底會議,開完了全局就等于放假了,局長還沒講話呢,那邊就傳來這個消息,這樣也就別過年了。”劉清勇回憶道,從那次事故以后,市安監局對于煙花爆竹市場加強管理,特別是仲宮煙花爆竹市場,“仲宮煙花爆竹市場就是一條一公里長的街,以前這里曾經發過26張煙花爆竹經營許可證,一個證有的都擺三四個攤點,可以說是煙花攤鋪一個連著一個很危險。現在對總量進行了控制,只有9家。”
對于未經許可經營的“黑炮”,今年的查處力度也特別強,春節整個鞭炮允許燃放期間,安檢處沒有收到一份燃放煙花爆竹造成死亡的惡性事件,“出事的其實都是那些‘黑炮’。今年雖然攤點賣的不多,但是據我了解正規的鞭炮企業銷售的都很好,就是因為‘黑炮’查的嚴了。”
由原先的“禁放”到現在嚴格管理的“限放”,劉清勇認為是一種比較合理的發展趨勢,對于社會上現在很多人提出的回歸“禁放”,劉清勇不置可否,“去年就有十三四個人大政協的代表和委員提來建議,要求禁放。我們的回復是安監局屬于政府職能部門,負責管理,是否禁放應由人大立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