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小汽車疾速進入家庭,考駕照的人數呈井噴式增長。以濟南市為例,去年全年濟南的機動車駕駛人增加了22.6萬,總數達到203.5萬,其中小汽車駕駛人占95%左右。年均20萬的增長速度,在濟南已經持續了三年,幾乎每個城市的家庭都有“專屬司機”。4月1日,公安部關于駕駛證申領和使用新規139號令開始實施。這部新規再次為想學會開車的人帶來了改革的紅利:自學直考、放寬殘障人士報考限制、異地報考及換證、小型車取消夜考……駕考更加人性化。
從建國初期到現在,駕駛已經從神圣的職業“進化”為必需的技能,駕考也從初期的拜師學藝式培訓發展為今天的開放自主學習。駕考這些年經歷了哪些事?大眾網記者從歷史和政策兩個維度為廣大讀者進行一下解讀。
第一階段:拜師學藝期(建國初期)
學車也靠指標分配,兩三年才能出徒
建國初期的駕考是什么樣的?據學者朱東法的研究,建國后國家長時間不允許私人購買機動車,因此駕考制度跟現在大不一樣。當時沒有駕校,學車只能在單位跟著會開車的師傅學,而且名額指標靠分配,能學車的都是幸運兒。
從學習到最終領駕照,很多人的學徒生涯長達兩三年,因此練出來的駕駛技術也是很扎實的。當時的路考并不復雜,只有八米掉頭、原地掉頭、半坡起步幾項。那個年代雖然學得慢,但從學習到拿證的過程理論上不用花錢。
第二階段:駕校“初長成”(1988年至2003年)
魚龍混雜,正規市場化運作的駕校幾乎為零
1988年開始,駕駛員考試和管理劃歸公安交警部門負責,這一階段駕駛培訓主要靠交警部門自己舉辦的駕駛培訓班、委托專業運輸企業開辦的培訓學校和技工學校駕駛專業開辦的培訓班,直到1993年前后,全國有駕駛技能的人只占人口的很小比例。
1993年駕駛員培訓和考試才開始分開,由交通部門負責駕培行業管理,公安部門負責駕考和發證。那個時代是我國駕駛員培訓行業最混亂的時期,既有交警部門主辦的駕校、交警部門認可的社會培訓班,也有各大專院校辦的培訓班、原有的社會培訓班等,正規社會駕校幾乎為零。
第三階段:學車挺“受罪”(2004年至2016年)
歷經三次改革,訓練和考試均調整為五項
2004 年以后,駕駛培訓逐漸走向市場化道路,駕校數量野蠻增長,駕駛員數量也從2004年的0.7億人猛增到2014年的3億。在這個過程中暴露出很多問題,最典型的有駕校亂收費、教練水平參差不齊、學員時間精力成本高等,對于大多數學員來說,學車幾乎就是花錢買罪受,駕考過程也滿滿的都是槽點。2002年,濟南市民李女士在駕校報名后,專門請假扎扎實實地練車一個月才順利考試過關。
在這個過程中,駕考政策歷經三次大的變化:
2007年之前,評判考生成績完全靠人工肉眼,科目二、三的考官在評分時也是看左邊看不見右邊,看車前方時就看不到車尾的情況。2007年4月1日,公安部91號令實施,電子樁全面用于科目二考試。與考官人工評判容易“顧左失右”相比,電子樁靈敏度、精確度都特別高,電子樁考試初期,很多考生不適應,科目二的合格率明顯降低。
2010年4月1日,公安部111號令實施,首次推出C5駕駛證(殘疾人專用駕證,僅放寬雙下肢殘疾人士可以報考駕照),考生年齡限制也放寬到70周歲,C類證的科目二考試內容是“訓練10項、考試4項”。在訓練10項中,由于繞鐵餅、限寬門、單邊橋等項目難度大,在現實駕駛中應用性不強,不合格率很高。“千萬別抽到繞鐵餅,我練得很沒信心”,這是不少學員在電子路考時很忐忑的事。甚至有教練也坦誠地說:我自己考也不能保證一次就能過。
2013年1月1日,公安部123號令對駕考進行了一次大改革。GPS高精度差分技術全面用于科目二、科目三的考試系統,并作為評判依據;實習期駕駛人不得獨自上高速;闖紅燈的處罰力度由記3分提高到記6分……當然,這次改革最大的亮點還是考試內容的“大換血”:新增了“科目四”安全文明駕駛常識考試。小型汽車駕考項目調整突出了實際駕駛中的實用性,取消了繞鐵餅、限寬門、單邊橋等現實生活中應用性不強的考試項目。調整后,C類駕駛證場地考試項目由原來的“訓練10項、考試4項”改為“訓練和考試均為5項”,即倒車入庫、坡道定點停車與起步、側方停車、曲線行駛和直角轉彎。
第四階段:我的駕考我做主(2016年4月1日后)
駕照審驗年齡放寬到70歲,部分殘疾人士也可報考
①自主約考、試點自學直考,駕照審驗年齡放寬到70歲
公安部139號令在今年4月1日正式實施,這次駕考新規整體上放開了很多駕考限制,取消夜考就是一大亮點。以濟南為例,去年新增的22萬駕駛人中有20%經歷過夜考,而新規全面以燈光模擬代替,這對考生來說無疑降低了考試的時間和精力成本。
濟南車管所考試科副科長曲來聲介紹說,2015年參加夜考的4萬多人都得晚上八九點鐘考完后再回家,濟南四個科目三的考場都在遠離市區的國省道,因此考生基本都不喜歡夜考。燈光模擬考試替代了夜考,曲來聲從主考多年的經驗來看,夜考考生是根據實際路況切換燈光,其實比白天聽指令模擬燈光的出錯率要低,因此燈光模擬考試的通過率不一定就會高。
這次駕考改革的另一大“惠民政策”就是自主約考,考生可以根據生活時間、住址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考場。4月1日下午,大眾網記者在濟南市車管所的科目一考場外遇到了剛通過考試的王女士。她說,五六天前駕校問她想哪天考試,并按照她的要求預約了4月1日下午的這場考試。“之前都是駕校統一安排時間,考生一般都得請假來考試,現在自主約考確實方便多了!”王女士高興地說。
很多駕考學員不知道,新規中對自主約考的順序也放開了限制,科目二、科目三先考哪個都行。根據駕考規定,考生只要科目一合格滿10天就可以考科目二,科目一合格滿30天就可以考科目三,這兩科考試不必再遵循之前“先二后三”的順序。舉個例子,張三4月1日考科目一合格后,完全可以5月1日先考科目三,明年再考科目二。當然,俗稱的科目四(即科目三安全文明駕駛常識)考試仍要留在最后考。
公安部139號令中關于老年駕駛人駕照審驗的規定也放寬了許多,不僅將每年體檢的限制放寬到70歲,而且60歲—70歲的老年駕駛人此前因為沒有及時體檢被注銷駕駛證的,只要超期不滿一年,提交體檢證明后就可以恢復駕駛資格,不必再考科目一。
②單眼視障人士、部分手掌殘疾人士也可報考駕照
在111號令的基礎上,公安部123號令對殘疾人士報考駕照再次放寬。新規規定,兩眼裸視力或者矯正視力達到4.9以上的人士可以考取駕駛證,這樣一來,單眼視障人群是止步于駕考門外的。139號令對此進行了放寬:單眼視力障礙人士,優眼裸視力或者矯正視力達到5.0以上且水平視野達到150度的可以報考C類駕駛證。
同時,根據新規,部分手掌殘疾人士也可以報考C類駕駛證了。山東省公安廳車管所副所長田乃蓮介紹說,右手手掌完整,左手只要三指健全(不必含拇指)就可以報考C1\C2\C3\C4駕駛證。一只手掌缺失,另一只手三指健全(需含拇指),上肢和手指運動功能正常且下肢符合要求的,也可以報考C5殘疾人專用駕駛證。
記者了解到,139號令對單眼人士駕考“準許令”出臺的背后,是這個特殊群體長達七年的持久助推。這期間,包括兩會代表委員、醫學專家、多地媒體等都參與其中。有單眼人士翻譯收集國外的單眼駕考立法經驗、召開論壇進行科學論證、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呼吁,為自己爭取權益。
那么,從醫學角度講,單眼人有能力駕車嗎?北京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眼科專家閔燕向媒體介紹,先天性單眼、因慢性眼病導致一眼失明的人,日常生活不受影響。如果突然失明,剛失明時視野范圍會變小,立體視覺會變弱,這時開車風險很大。但人的大腦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很多人在一只眼失明后,經過幾個月到一兩年不等的適應期,另一只眼睛也能形成良好的立體視覺、視野,并精確判斷距離等,這部分人開車完全沒有問題。
大眾網記者在濟南市車管所考試科了解到,目前濟南尚未接到單眼及手掌殘障人士的駕考申請,不過考試科已經開始積極準備相關體檢事項,力爭在符合條件的單眼考生報名前準備就緒。
大眾網原創深度調查欄目《獨立調查》,于2009年12月1日創刊,以每周至少一期的頻率刊發,先后獲評中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山東新聞獎名專欄。
欄目緊跟熱點、回應關切,調查傳聞、還原真相,澄清謬誤、明辨是非,勇于向網絡亂象亮劍,堅持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客觀公正做監督。欄目始終堅持創新,并成功打通PC端與移動端,重點報道在“兩微一端”同步刊發。2016年以來,欄目在大眾網時政微信公眾號“爆三樣”落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深度調查的“微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