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進校園生源有限 專業培養渴望“免費”扶持
“雖然濟南學戲的孩子很少,但我們的‘出口’還是很通暢的!”安立元校長笑著說,該校通過校團合作,“訂單式”培養戲曲后備人才,分別與省呂劇院、省柳子劇團等專業院團簽訂協議,為專業院團定向培養特殊專業藝術人才,學生畢業后由藝術院團擇優錄取。
雖然現在教學、就業形勢良好,但安立元還是有自己的擔憂:戲曲專業投入太大,比如培養一個學生(12歲到18歲),每個人的培養成本每年近萬元,可學校的學費是是每人4500元/年,其中的差額就需要學校去爭取。目前,該校的辦學經費只有兩塊:一部分是財政補貼,一部分要靠自籌。
“如果中專體制改革后走向市場化,那辦學將面臨極大壓力!”安立元說,自己再不培養,那就沒有地方培養這些戲曲苗子了,考慮到長期發展,他還是希望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其中,江浙滬等地學習戲曲學費全免的政策值得借鑒,這肯定會提高報考戲校的積極性,當然這需要的是財政扶持的前提。同樣,由于優惠政策,我省考出去的一些戲曲專業大學生不愿回來,這也影響了師資力量。
京劇進校園帶來生源有限,專業培養渴望“免費”扶持
“挺喜歡跟著劇團的老師學一段京劇的,可我的目標還是將來上重點高中,然后考重點大學!”濟南市目前有十幾所“京劇進校園”試點學校,在采訪中,一些在業余時間跟著劇團老師學戲的孩子告訴記者,如果真到戲校學戲,恐怕6年的苦練堅持不下來,而且自己的父母也在考慮6年的兩三萬的費用問題。所以,他們說玩玩可以,但學京劇只是一個業余愛好,并未考慮過以此為就業的方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有專業演員進校指導,可“京劇進校園”主要是普及京劇為主,而與培養專業演員的要求相去甚遠。
“雖然濟南學戲的孩子很少,但我們的‘出口’還是很通暢的!”安立元校長笑著說,該校通過校團合作,“訂單式”培養戲曲后備人才,分別與省呂劇院、省柳子劇團等專業院團簽訂協議,為專業院團定向培養特殊專業藝術人才,學生畢業后由藝術院團擇優錄取。
雖然現在教學、就業形勢良好,但安立元還是有自己的擔憂:戲曲專業投入太大,比如培養一個學生(12歲到18歲),每個人的培養成本每年近萬元,可學校的學費是是每人4500元/年,其中的差額就需要學校去爭取。目前,該校的辦學經費只有兩塊:一部分是財政補貼,一部分要靠自籌。
“如果中專體制改革后走向市場化,那辦學將面臨極大壓力!”安立元說,自己再不培養,那就沒有地方培養這些戲曲苗子了,考慮到長期發展,他還是希望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其中,江浙滬等地學習戲曲學費全免的政策值得借鑒,這肯定會提高報考戲校的積極性,當然這需要的是財政扶持的前提。同樣,由于優惠政策,我省考出去的一些戲曲專業大學生不愿回來,這也影響了師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