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黃”領銜協調發展 雙輪驅動“兩手”都硬
近五年,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積極作為、科學務實的工作基調,按照“雙輪驅動”的戰略方針,山東一手抓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使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27.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
“回眸山東這五年”系列調查(10)--經濟發展
“藍黃”領銜協調發展 雙輪驅動“兩手”都硬
大眾網記者 張帆
近五年,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積極作為、科學務實的工作基調,按照“雙輪驅動”的戰略方針,山東一手抓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使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27.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
同時,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沂蒙革命老區建設、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引領著山東的區域發展;實施城鄉統籌戰略,展新型城鎮化,為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創造了條件。到2011年底,山東省人均生產總值由2006年的2961美元提高到7317美元;地方財政收入由1356.3億元增加到3455.7億元,年均增長20.5%。
關鍵詞:雙輪驅動
高新技術產值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
近年來,山東按照“雙輪驅動”的戰略方針,一手抓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使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27.3%,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創新環境,通過一系列扶持科技創新的工程,重點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顯著增強,科技已成為拉動山東經濟轉調升級的強勁引擎。
山東信息技術通信研究院于2008年建立,短短幾年間,便聚集了三十多個高端創新團隊,量子集成電路、超級計算等信息通信領域新成果在這里孕育孵化。這樣的科技孵化器還有青島海洋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國家超算濟南中心、山東量子技術研究院等,有了他們的支撐,山東在相關領域才得以跨入全國前列。
山東省科技廳廳長翟魯寧說,科技的平臺既可以吸引人才,也是全省經濟轉調升級重要的孵化器和輻射點。目前山東的創新體系日益完善,整體實力穩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引領未來發展的能力和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明顯增強。全省分別擁有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家和92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1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9個,國家級科技合作基地12個,創新平臺數量居全國前列。
除新興產業的培育外,“雙輪驅動”的另一“輪”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山東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深入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新特優引領、產業集群壯大“四大工程”。201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含新口徑)35566戶,實現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313.2%。
淄博是全國重點陶瓷產區,被譽為“北方瓷都”,作為生產陶瓷的老工業基地,淄博市在“轉方式調結構”中依靠“雙輪驅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并大力發展化工助劑、高技術陶瓷、新型耐火材料等新興產業,成為全國首個“新材料名都”。在轉調的過程中,淄博首先要做減法,在淄博市傳統工業的轉調中,一方面加快了關停污染重、能耗高的生產企業的步伐,原來煤炭企業由一百四五十家減到只剩十幾家,另一方面,把47條水泥生產線、13家水泥廠遷出市區,水泥產量由2400萬噸壓縮到1800萬噸……作為淄博的傳統老工業產品的碳酸鈣,雖然原料還是石灰石,但最終產品卻升級為應用范圍更廣的納米碳酸鈣,價格比普通碳酸鈣貴出十余倍,由于工藝、技術發生了質變,所有二氧化碳全部回收利用,已見不到以往的滾滾煙塵。
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搞好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是加快轉方式、調結構面臨的首要任務。目前,全省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27.9%,比“十一五”末提高5.1個百分點。
201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億元,達到102470.2億元,比上年增長26.4%;實現利稅突破萬億元,達到11136.2億元。全省地方財政收入3455.7億元,比上年增長25.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2元,比上年增長14.3%;農民居民人均純收入8342元,比上年增長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