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繁榮創品牌 文化惠民有“看頭”
2007年至2012年,五年間,全省文化系統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充分貫徹落實中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部署,以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為目標,實現了山東省文化事業的全面發展。
編者按:
區域發展、結構調整,城鄉統籌一體化……在本屆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山東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民生得到大力改善,社會和諧安康有序。為回顧這五年來山東各項事業走過的歷程,發生的變化,帶給老百姓各項實惠,大眾網《獨立調查》欄目推出十八大特別策劃--回眸山東這五年,全景展示五年來山東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新成就、百姓生活的新感受。
“回眸山東這5年”系列調查(8)--文化發展
文化繁榮創品牌 文化惠民有“看頭”
大眾網記者 劉芳芳 趙新婷
公共文化資源向基層農村傾斜,打造城鄉15-2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省、市、縣、鄉、村五級文化基礎設施網絡基本形成;農家書屋基本實現全覆蓋,總量居全國首位;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基本完成;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全面完成,實現“全省一張網”;以十藝節為契機,實施“精品工程”,藝術精品屢獲國內外大獎……
2007年至2012年,五年間,全省文化系統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充分貫徹落實中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部署,以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為目標,實現了山東省文化事業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文化惠民
打造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圈 五級網絡基本形成
2012年10月,宣傳部長孫守剛在全省文化體制改革工作表彰大會上介紹說,山東樹立文化民生理念,加大公益性文化事業投入,推動公共文化資源向基層農村傾斜,著力打造城鄉15-2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省、市、縣、鄉、村五級文化基礎設施網絡基本形成,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實現階段性目標。
我省的文化惠民工程成效顯著:鄉鎮綜合文化站全面建成,農村文化大院達到5.6萬個、覆蓋全省80%的行政村;農家書屋達到6.7萬多家,基本實現全覆蓋,總量占全國十分之一,居全國首位;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在全國率先實現全覆蓋,全省公共圖書館達到153個、藏書量比2002年增長78.8%,文化藝術館達到158個,博物館達到121個、比2002年增長72.8%,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實現免費開放;廣播電視由村村通向戶戶通延伸,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8.2%和97.9%;公益電影放映覆蓋率達97%,基本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縣級以上城市數字影院建設成為全國第一個全覆蓋省份,山東衛視高清頻道正式運行,山東網絡廣播電視臺開通上線。
另外,省博物館新館、青島大劇院、煙臺文化中心、臨沂文化中心、聊城大劇院、菏澤文化藝術中心、德州博物館等一批標志性文化設施建成并投入使用,省會文化藝術中心、省美術館以及濟南、濰坊、泰安、濱州、東營、日照等一批市級綜合性文化設施正在加緊建設,越來越多的公共文化設施成為城市建設新地標。“文化惠民、服務群眾”12件實事扎實推進,省級財政投入2.3億元,帶動各級財政和社會資金14.6億元。按照“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的思路,積極推進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深化勞動人事、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實施員工聘用制、崗位責任制和績效工資制,引入競爭激勵機制,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活力和發展動力增強,管理水平和服務效能不斷提高。
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宗偉告訴記者,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文化共享工程資源總量超過40TB,全省17市和140個縣(市、區)全部建起了高于國家標準的支中心,規范化站點達到40%以上,建成標準化公共電子閱覽室4200多個,山東成為全國的“示范省”。近期,文化廳又與省廣電部門合作,開通了山東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有線電視平臺,標志著文化共享工程實現進入千家萬戶。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三館一站”免費開放陸續推開。今年又啟動了完善、建設1萬個村文化大院、為農村(社區)群眾免費送戲1萬場、扶持1000位非遺傳承人、免費培訓1萬名基層文藝骨干、為院團配備流動舞臺車等工程,強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建設。
在山東諸城市土墻社區,記者切身感受到了山東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已成農村社區基本配置。走進土墻社區的服務中心,記者按照樓梯口醒目文字的指引,來到了一間20多平米的電子閱覽室。寬大的液晶顯示屏,高檔的硬件配置,舒適的辦公桌椅,讓記者深感猶如置身于大學的圖書館閱覽室,空氣中充滿著知識傳播的清香。土墻社區的副書記趙玉霞對記者介紹說,這個電子閱覽室主要是給家里沒有電腦的村民提供一個學習電腦、上網查閱資料的環境。像這樣高檔的電子閱覽室,在諸城每個農村社區都有。“電腦最少的社區電子閱覽室也不會低于15臺,條件更好的電子閱覽室能有20多臺,而且都是連接的光纖互聯網,速度快,查閱資料都很方便。”街道宣傳員趙艷宏對記者講,村民們可以隨時到這個電子閱覽室免費上網。記者還了解到,僅在諸城市,208處農村社區和25處城市社區都已設立了各自的綜合文化服務站,每個服務站均達到有圖書室、閱覽室、文體活動室、休閑娛樂室等的“十有”標準,所有的農村社區也全部建起了農家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