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齊頭并進 五千公里高速貫穿山東
黨的十七大以來的五年,是山東省交通運輸發展投資最大、發展最快的時期之一。今年年底,山東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5000公里;城市公交運營線路總長度達到5.9萬公里,運營里程達24億公里;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9億噸……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牢牢把握發展主題,加快工作指導轉變,注重改革創新,強化管理服務,努力推動交通運輸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交通運輸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
關鍵詞:港航
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9億噸
作為一個老國有企業,青島港成功進行了老港改造和新港建設,擁有了世界級的集裝箱、鐵礦石、原油、煤炭和散糧碼頭,不但使這個百年老港煥發了青春,更展現出了蒸蒸日上的態勢。今年以來,青島港全面主導董家口港區的開發建設,并且提出了5年再造一個青島港的響亮口號。
日照港是在改革開放中誕生和發展起來的年輕港口,經過短短20多年建設,特別是近5年的快速發展,已成為以煤炭、鐵礦石、集裝箱、糧食、液體化工等10大主導貨物裝卸為主的現代化綜合大港,日照港嵐山北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等一大批深水泊位和后方倉儲設施的建成投產,為港口生產經營增加了新的活力。
同樣是歷史老港的煙臺港,通過資源整合實現了客貨運輸、儲存加工、中轉代理、工業生產、工程建筑、旅游服務等多種功能,形成了以散雜貨、客運、集裝箱裝卸三大架構,港口功能日趨完善,而新建設的煙臺港西港區匯集了液體化工、散雜、集裝箱等綜合功能,將使煙臺港發展更具競爭力。
在打造以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威海港為核心的港口群的同時,山東省涌現出了一批充滿活力的地區性重要港口,濰坊港、東營港、濱州港的崛起使得環渤海港口經濟發展進入“黃金時代”。
山東省實施京杭運河集中整治,激發了千年古運河青春活力,京杭大運河山東段再次重現昔日“黃金水道”的繁盛景象。京杭運河山東段171公里的主航道,改造升級為三級航道,船閘達到二級通航標準,內河重要支線航道及進港航道等級逐年提高,1000噸級船舶可由濟寧區域南下通江達海。
在改革開放初期,山東省港口吞吐量只有3000多萬噸,經過改革開放17年的努力,1995年突破億噸大關。2002年,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2億噸,港口生產實現億噸跨越用了7年時間;2004年,港口吞吐量突破3億噸,從2億噸到突破3億噸只用了短短2年的時間;2005年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達到3.84億噸,2006年突破4.5億噸,實現港口生產四年翻一番。
“十一五”期間,山東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實現了每年億噸幅度的增長,2009年突破7億噸,2010年突破8億噸,2011年,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9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