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王磊 馬鑫 丁穩 見習記者 李樂天 許夢雪
黃瓜被抹了“神奇藥水”,可能是避孕藥;“頂花帶刺”的黃瓜能致兒童性早熟……最近幾天,一段關于“黃瓜出事了”的視頻在朋友圈瘋傳,網上頓時炸了鍋,甚至導致了淄博當地產黃瓜滯銷。
“神奇藥水”是什么?“頂花帶刺”的黃瓜能吃嗎?黃瓜在生長過程中打不打藥?這藥有沒有毒?
4月8日,大眾網記者趕赴這段視頻中所指的淄博張店區的黃瓜大棚,并采訪了相關農業專家以及農業部門了解到,網上瘋傳的這段視頻中并沒有權威專家說法,沒有能夠證明生產地點和具體生產操作的視頻鏡頭,也沒向有關部門求證過,是謠言。經淄博當地農業部門調查,視頻中所謂的“神奇藥水”實為植物生長調節劑,并非人類避孕藥,視頻中提到的硫酸鎂是含有鎂(Mg)硫(S)的雙優肥料,這兩種元素都是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這段視頻則是五年前的一段舊聞。從2011年至今,有關黃瓜抹“神奇藥水”的事,已反復被炒了三次,有關專家、部門和媒體辟謠四次。
淄博張店銀基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用水介紹,涂抹了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黃瓜可以提高坐果率。
受謠言影響,菜農褚洪軍家中還有700多斤黃瓜堆積在倉庫里。
菜農褚洪軍共種三個大棚的黃瓜,約1.5畝。
褚洪軍介紹,有的菜農采用將黃瓜的柄和花浸泡在其中的方式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舊聞新炒
五年前曾被辟謠的視頻又被瘋傳
大眾網記者經過調查了解到,近日在微信朋友圈被瘋傳的一段“黃瓜出事了”的視頻,其播出時間為2011年5月份,是某衛視播出的五年前的一則舊聞,視頻中所謂的“記者”、“專家”都沒有署名,也沒有能夠證明生產地點和具體生產操作的鏡頭。
4月5日,山東省農業廳官方轉發了淄博當地農業部門的調查,回應稱,視頻中所謂“避孕藥”實為植物生長調節劑,并非給黃瓜使用人類避孕藥,視頻中提到的硫酸鎂是含有鎂(Mg)硫(S)的雙優肥料,這兩種元素都是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故該視頻的報道情況存在斷章取義和誤導之嫌。
現場調查
淄博黃瓜多年前已不“抹藥”
一邊是爆料,一邊是辟謠,真相到底是什么?
4月8日,大眾網記者趕到淄博市進行調查。
在視頻中提到的張店區傅家鎮,大眾網記者隨機采訪了幾戶菜農,并對黃瓜大棚進行了現場探訪。在菜農國連田家的大棚里,他找出了多年前曾使用的氯吡脲(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他說,之前用這種生長劑對黃瓜授粉,得挨個去點藥,非常耗費時間,但最后產量才增加一成,成本和收入不成比例。現在種的蔬菜比較多,沒空抹授粉劑,就讓黃瓜自然授粉。為了證明自家黃瓜沒問題,他還現場摘下一根黃瓜吃了起來。
在另一戶菜農褚洪軍的大棚里,褚洪軍指著一株剛剛開始結果的黃瓜秧說,一根黃瓜從開花到成果,大概需要一周。前幾年遇上氣溫驟降、陰雨天氣或者冬天,有的菜農會使用生長劑促進黃瓜生長,但是現在抹藥的很少了。
在傅家鎮的張店銀基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用水說,以前用了生長劑的黃瓜長得比較直,沒有用的就有些彎曲、品相差,其他的沒有什么區別。現在長得彎的黃瓜反而賣得好,菜農都在發展有機種植品牌,大家都忌諱“抹藥”。
“前幾年的時候還有一些菜農來買這個藥,現在幾乎沒人買了。”在張店富農生資部,店主告訴記者,現在淄博本地的氣溫、光照條件非常適合黃瓜生長,坐果之后,幾乎每天都可以采摘,因此大多數菜農都不需要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刺激瓜果生長。大化肥業大徐專營店店主表示,從三四年前,來店里買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菜農就已經很少了。
菜農喊冤
大棚黃瓜一斤八毛無人買,謠言致滯銷價格跌半
“以前一斤黃瓜能賣到兩塊錢,現在連一塊錢都賣不上,大多數時候都是八毛錢賤賣。”雖然大棚里的許多黃瓜秧已開始結果,長勢十分喜人,但褚洪軍的臉上卻看不到半點喜色。褚洪軍說,在“避孕藥黃瓜”謠言四起之后,市場上來收黃瓜的商販頓時少了,已經滯銷十多天了,前幾天好幾筐黃瓜沒法儲存都被他當垃圾倒掉了,現在還有700多斤黃瓜堆積在倉庫里。
“3月底‘避孕藥黃瓜’傳出來以后,價格一直在往下降。”種了13年黃瓜的國連田談到網上視頻也一個勁兒地嘆氣。他說,之前黃瓜價格在2.5元/斤上下,現在已經跌去了一半。
大眾網記者發現,在淄博張店區,跟褚洪軍和國連田有著同樣遭遇的黃瓜菜農還有許多,他們希望城里人多來農村轉轉,可以在大棚里采摘品嘗,帶著儀器去檢測也行,但不要輕信微信朋友圈里一些傳言。
官方回應
神奇藥水是植物生長調節劑,抽檢的產品都合格
據淄博市蔬菜辦公室副主任王玉江介紹,網傳視頻中所謂的“激素”實為植物生長調節劑,俗稱植物激素。農民常用的有氯吡脲等,能夠代替植物的“授粉”,提高坐果率。
雖然是舊聞,但這段視頻經過網上瘋傳后,已對淄博市張店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蔬菜生產造成了很壞的影響。近日,張店區農業局、張店區蔬菜局等有關部門成立了七人的專項執法檢查組,用時兩天對全區九處蔬菜生產基地173個蔬菜大棚進行全面排查。
執法檢查組通報稱,蔬菜大棚密閉性強、通風差,影響蔬菜的授粉和坐果,農業生產過程中都會采用“點花”(人工授粉),或噴施一定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來保證瓜果類蔬菜正常生產(所謂植物生長調節劑,是用于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一類農藥,包括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合物,和從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基本對人體無毒無害)。張店區瓜果類蔬菜在生產過程中,除大棚里的西紅柿需要“點花”外,其他蔬菜如黃瓜、西葫蘆等也會通過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來提高坐果率。正確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利于農業生產,也是安全可靠的。
大眾網記者從淄博農業部門了解到,在近期的執法檢查中,被檢測單位所用的“點花”和噴施藥品都經過登記備案,安全可靠,藥劑使用和操作符合農業生產要求。關于張店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情況,從近年全區質量安全抽檢情況看,總體合格率達到98%以上,從生產基地抽檢的產品保持100%的合格率。
專家解讀
黃瓜抹避孕藥屬謠傳,植物生長調節劑不致性早熟
4月8日,大眾網記者采訪了中國蔬菜協會會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薛亮。他說, 網友擔心的避孕藥是動物激素,對植物性的黃瓜生長發育沒有任何作用,不可能使用在黃瓜上。
薛亮說,農民在黃瓜上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在適量的情況下有利于促進黃瓜生長發育,具有激素的作用。但植物生長調節劑中含有的植物激素只對植物有作用,對人和動物無作用,不會造成兒童性早熟。目前網友擔心的兒童性早熟與營養過剩有關。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允許在黃瓜上使用赤霉素、蕓苔素內酯、氯吡脲等10種生長調節劑。
既然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促進植物生長,那市場上頂花帶刺的黃瓜,是不是催熟的呢?對此,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園藝實驗站站長高榮廣表示,黃瓜“頂花帶刺”的現象屬于自然生長,跟抹不抹藥(植物生長調節劑)關系不大,可以放心食用。目前除了日本的一種新品種小黃瓜外,一般的黃瓜都帶刺。
對于農民是否會大量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疑問,高榮廣說,“抹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產量,但是普通農民對使用劑量一般把握不準,用少了不起作用,用多了會導致整個大棚的黃瓜絕產,很少有農民會冒這個風險。而且現在的黃瓜都是新品種,本身產量就很高,沒必要去“抹藥”。
【“避孕藥黃瓜”謠言的傳播路徑】
大眾網記者通過網上搜索后梳理發現,有關黃瓜涂抹“神奇藥水”(避孕藥)的傳言,從2011年至今,已反復被炒了三次,有關專家、部門和媒體辟謠四次。其具體傳播路徑如下:
2009年6月:河南一媒體刊發報道《帶花的黃瓜多數打過藥》,有關黃瓜抹藥的事開始發酵。
2010年10月:果殼網友一網友撰文《避孕藥幫助黃瓜“裝嫩”?》,首次辟謠。文中稱部分農作物確實會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來提高產量,但這與避孕藥無關。
2011年2月15日:某報刊文《揭秘頂花黃瓜種植:生長劑含避孕藥》稱,頂花的黃瓜很可能是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避孕藥”扮嫩的。同年5月6日,某衛視以《山東淄博:黃瓜賣相好 全靠“神奇藥水”》為題刊發報道,隨后被各地媒體引用報道,黃瓜抹“神奇藥水”的謠言掀起了第一波高潮。
2011年5月18日:南方都市報刊發《“避孕黃瓜”是謠言》第二次辟謠。
2015年6月26日:新華網專訪農業專家,通過刊發報道《“避孕藥黃瓜”是真的嗎?專家:純屬謠傳》第三次進行辟謠。
2016年3月底至4月4日:印象西安等地域性的微信公眾號以“黃瓜出事了,XX人速看!”等標題,再次刊發《山東淄博:黃瓜賣相好 全靠“神奇藥水”》視頻新聞,掀起第二輪傳謠高潮。
2016年4月5日至今:淄博等地農業部門介入調查,山東省農業廳權威轉發調查結果進行辟謠,媒體迅速跟進調查。
“避孕藥黃瓜”謠言的傳播路徑
大眾網原創深度調查欄目《獨立調查》,于2009年12月1日創刊,以每周至少一期的頻率刊發,先后獲評中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山東新聞獎名專欄。
欄目緊跟熱點、回應關切,調查傳聞、還原真相,澄清謬誤、明辨是非,勇于向網絡亂象亮劍,堅持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客觀公正做監督。欄目始終堅持創新,并成功打通PC端與移動端,重點報道在“兩微一端”同步刊發。2016年以來,欄目在大眾網時政微信公眾號“爆三樣”落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深度調查的“微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