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嬰反哺盲人養父 20歲姑娘帶著父親上大學
9月15日上午10:00,大眾網記者在山東女子學院的新生報到現場,見到了李長有和李金苓父女倆。李金苓是一個相貌清秀的姑娘,她一邊挽著父親的胳膊,一邊詢問如何志愿者報到事宜。
“我一出生就被扔在路邊,是俺爸爸撿回來的!”李金苓告訴大眾網記者,20年前她在出生后就被親生父母給遺棄了,至今也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
“當時天很冷,不撿回家這個孩子可能就凍死了!”李長有說,他是滕州市龍泉街道大廟村人,自幼雙目失明,父親病故,母親改嫁。15歲那年,李長有帶上一把墜琴,開始了賣藝乞討的生涯。本以為就這樣要一輩子飯了,可1991年1月份在路邊他卻撿到了一個女兒,這也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
棄嬰反哺,20歲姑娘帶著盲父上大學
大眾網記者 尹玉濤
帶著爸爸來到報到現場
爸爸,你坐下休息一下吧
帶著爸爸咨詢如何報到
父女倆來到大學里都很高興
9月15日,是山東女子學院2011級新生報到的日子。在3800余名提著大包小包前來報到的新生人群中,一名帶著自己雙眼失明的父親的女生特別引人注目,她就是該校2011級學前教育專業新生李金苓。20年前,她在滕州剛出生時被父母遺棄,是靠要飯賣藝為生的盲人李長有撿回來撫養長大。20年后,她考上了大學,為了照料生活不便的62歲養父,李金苓毅然決定帶著他到濟南上大學。
20年之前,大冬天路邊撿到一個女兒
9月15日上午10:00,大眾網記者在山東女子學院的新生報到現場,見到了李長有和李金苓父女倆。李金苓是一個相貌清秀的姑娘,她一邊挽著父親的胳膊,一邊詢問如何志愿者報到事宜。
“我一出生就被扔在路邊,是俺爸爸撿回來的!”李金苓告訴大眾網記者,20年前她在出生后就被親生父母給遺棄了,至今也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
“當時天很冷,不撿回家這個孩子可能就凍死了!”李長有說,他是滕州市龍泉街道大廟村人,自幼雙目失明,父親病故,母親改嫁。15歲那年,李長有帶上一把墜琴,開始了賣藝乞討的生涯。本以為就這樣要一輩子飯了,可1991年1月份在路邊他卻撿到了一個女兒,這也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
1991年1月,李長有背著積攢一袋子煎餅和窩頭,準備回家過年。路過一座橋時,他突然聽到嬰兒的哭聲。走出很遠,哭聲依舊不停。他趕緊折回去大喊:“這是誰家的孩子,有大人嗎?”連喊數聲,無人應答。李長有摸索著找到一個紙箱,發現里面有一個嬰兒!
抱起這個孩子,李長有是又愁又急:愁的是自己是個盲人,沒有固定收入,又沒帶過孩子,帶回家不知道咋養活;急的是當時正是寒冬臘月,如果見而不救,孩子很可能凍死橋頭,也不知道孩子的親生父母咋這么狠心!
李長有在路邊抱著孩子,對每個路過的人都央求一番,但沒有一個人愿意收養這個女嬰。聽著孩子的哭聲,李長有下定決心:“沒人養活你我養活,從今天起,俺就算撿到一個閨女!”
“想想當時帶孩子確實不容易,可總歸是熬出來了!”把女嬰抱回家,李長有才發現養個孩子比想象中難多了!一到家就生病,好容易病好了,孩子的吃奶問題又來了。李長有買不起奶粉,只好像上門要飯一樣,抱著孩子去吃“百家奶”。
相依為命,被遺棄的我卻是那么的幸運
“我3歲前很調皮,每天經常一身泥一身土的,俺爸爸雖然看不見,但每天都給我換一身衣服!”李金苓說,爸爸李長有雖然看不見,但他自己的洗衣服特別勤快,衣服破了就趕緊找鄰居幫忙,有事還摸索著給李金苓補一下衣服。
“李金苓這個名字就是俺爸爸給起的,一開始是‘金鈴’,是寶貴響亮的意思,后來登記戶籍的時候給登成‘金苓’了!”李金苓告訴記者,爸爸李長有把他抱回家后,就不大出去要飯了,而是在家養雞、喂兔子和專心撫養她長大。
“最難的時候,就是孩子剛上學那一段!”李長有說,孩子要上學,可學雜費無處“淘換”。得知盲人父女的感人經歷和窘迫生活后,人們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有的做了李金苓的“代理媽媽”,為她交學費書費;有的協調各方籌資,為李長有父女倆在滕州市龍泉街道蓋了平房……
1997年,在大家的幫助下,6歲的李金苓上學了。在學校她特別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而回到家就趕緊忙里忙外照顧爸爸李長有。
“俺閨女才7歲就會照顧我了!”李長有又當爹又當媽,李金苓也是比別人家的孩子早懂事。剛到7歲,她就學會了做飯,到了十一二歲,買菜、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伺候父親……李金苓儼然就是一個“小大人”了。
“俺爸爸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倆相依為命了20年!”上小學時,老師布置寫《我的父親》作文,李金苓寫道:“我的人生是不幸的,剛剛出生就被親生父母遺棄。但同時,我又是幸運的,是現在的爸爸收養了我。鄰居告訴我,是爸爸把我撿回來的,是他將我撫養成人。鄰居還告訴我,爸爸把我養大很不容易,長大了一定要孝順他……”
在2011年的高考中,李金苓以文科517分的高分被山東女子學院學前教育(本科)專業錄取。當領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62歲的李長有和20歲的李金苓都忍不住流下了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