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軟件煙臺受熱捧 一個周增加千余用戶
2014年初,“嘀嘀打車”與“快的打車”這兩款打車軟件相繼登陸煙臺,對用戶的爭奪戰在煙臺拉開了序幕。記者經過近一周調查了解到,打車軟件雖在煙臺起步較晚,但出租車司機接受度較高,相關部門正在根據情況制定相關的規范性措施。
出租車上貼有嘀嘀打車的標志
嘀嘀打車現場審核司機資料
司機詢問上網流量費用問題
大眾網煙臺2月27日訊 (記者 王遙馳) 2014年初,“嘀嘀打車”與“快的打車”這兩款打車軟件相繼登陸煙臺,對用戶的爭奪戰在煙臺拉開了序幕。記者經過近一周調查了解到,打車軟件雖在煙臺起步較晚,但出租車司機接受度較高,相關部門正在根據情況制定相關的規范性措施。
煙臺打車軟件用戶激增 公司現場審核資料
“這兩天補貼是嘀嘀高還是快的高?”2月25日一早,剛剛到煙臺公交集團出租車公司換座套的張師傅便與其他的哥討論起了今天用哪款打車軟件更劃算。就在幾天前,這位開了二十多年車的老司機還是個不愿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古董”,但這兩天用打車軟件帶來的甜頭兒,讓他也變成了拇指一族。
煙臺市區內有2000余輛正規出租車和5000余名司機,僅僅在2月19日到2月25日這短短一周的時間里,嘀嘀打車司機版在煙臺的用戶數量就激增千余個。為了嚴格核實出租車的正規性,不給“黑車”可乘之機,公司關閉了網上審核系統,從北京派員工到各個城市進行現場資料審核。在煙臺市芝罘區機場路上的CNG加氣站門前,一個小攤位前聚集了十幾名出租車司機,這是嘀嘀打車在煙臺審核司機資料的唯一途徑。由于不少老司機對于智能手機的操作十分陌生,除了審核資料外,工作人員還在教導司機如何使用該軟件。
衣師傅在出租車公司看到了審核資料的地點后特意駕車趕來,“平時最多用手機上個淘寶,沒想到還能拿這個載客。看到組里的其他師傅都在用,自己也很想試試。現在看來還是很有賺頭的,我一上午最起碼也能接五六單,像人家用得熟練的年輕小伙,一天光靠軟件跑個十幾單沒問題。”
部分司機仍有疑慮 用戶總體接受度較高
除了衣師傅這種平常就使用智能手機的司機,不少原來不怎么接觸新事物的老司機也動了心。“還不知道這東西能流行多久呢。”修師傅雖然嘴上對于打車軟件的未來不看好,但還是換掉了自己的老手機和舊號碼,改用了智能手機。雖然如此,他對于軟件還是心存疑慮,“注冊的時候只要從業資格證,等辦理的人多了他們就沒時間查出租車準駕證了,保不準就有黑車混進來。”
盡管有疑慮、有擔憂、有不解,但是司機師傅們還是將嘀嘀打車小小的攤位圍了個水泄不通,認真地學習著軟件的使用方法,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軟件的使用體驗。嘀嘀打車公司煙臺負責人成宇翔介紹,雖然打車軟件在煙臺較青島、濟南等地起步較晚,但是煙臺出租車司機接受度普遍較高,六十來歲的老司機現在也拿起手機玩軟件了。對于司機們的疑慮,成宇翔表示,嘀嘀打車的補貼制度暫時沒有變更的意向,對于司機的資料審核也只會越來越規范、嚴格,至于前幾日發生的用戶量激增導致的服務器癱瘓狀況已經解決,現在可以正常使用。
市民多持觀望態度 部門積極制定相關規范
出租車司機有軟件補貼,市民也樂得使用軟件享受免費的“專車接送”。對于這種新興的打車方式,不同的市民有著不同的反應。
記者調查了解,目前煙臺市民對于打車軟件都已經有了基本了解,但真正在使用的人數還不是很多。“通過APP這種打車方式是最近從朋友圈中得知的,自己沒用過,我們自己有車,平時的話就自己開車了,就算打車還是會選擇路旁招手的方式。”煙臺汽車總站旁某手機店店主說道。使用打車軟件最多的是大學生這些年輕群體,很多學生都從煙臺大學南校區打車到本校,高額的補貼使得短途打車費用降到了1分錢,比公交車都要便宜。
看上去是乘客和司機雙贏的美好局面,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司機在駕車時看手機搶單引起的安全隱患就是其中之一。2月19、20日兩天,太原全市共發生106起涉及出租車的交通事故,出租車司機分心使用打車軟件成為出租車事故驟增的主要原因。
在煙臺市交警三大隊楊教導員看來,打車軟件的普及是社會的進步,是科技為人類生活提供的便利。司機分心兩用,安全隱患的增加是必然,公眾的擔憂不無道理。然而,問題的癥結并不在打車軟件的好壞,而在監管創新是否與市場創新保持同步。“現在,成都已有首個因駕車時用打車軟件挨罰的案例,這就說明打車軟件的規范化并不遙遠。科技本身并沒有好壞,管理得當才是根本。”
煙臺市運管處也對這種新興的打車方式密切關注,對于某些司機在使用打車軟件時出現的不符合行業規范、有損服務質量的行為,運管處表示不久出臺就會相關規定。目前,市運管處正在結合出租車智能調度系統安裝工作,以“一車一終端”為目標,積極研發嵌入式叫車軟件供出租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