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軟件火爆濟南背后:發生爭議難取證
嘀嘀打車、快的打車這兩大叫車軟件最近很火,價格戰升級、市民爭相下載APP、出租車爭搶手機支付客人……打車軟件市場一片歡騰。然而,在乘客與出租車司機都因為使用叫車軟件而少花錢、多收益的熱鬧之下,行業內隱藏的一些憂患漸漸浮出水面。記者近日調查濟南打車軟件市場發現,載客過程中出現拒載誤會、手機支付過程中出現故障、駕駛安全存在隱患等問題日益突出,市民呼吁盡快出臺打車軟件行業規范。
出車前,用打車軟件尋找乘客成為部分的哥的習慣。(記者 張娜 攝)
大眾網濟南2月28日訊(記者 張娜 王亞男 實習生 崔鑫培)嘀嘀打車、快的打車這兩大叫車軟件最近很火,價格戰升級、市民爭相下載APP、出租車爭搶手機支付客人……打車軟件市場一片歡騰。然而,在乘客與出租車司機都因為使用叫車軟件而少花錢、多收益的熱鬧之下,行業內隱藏的一些憂患漸漸浮出水面。記者近日調查濟南打車軟件市場發現,載客過程中出現拒載誤會、手機支付過程中出現故障、駕駛安全存在隱患等問題日益突出,市民呼吁盡快出臺打車軟件行業規范。
乘客體驗
有省錢的快樂 也有司機挑客的煩惱
家住濼源大街的王女士使用打車軟件已經有段時間了,說起打車軟件帶來的便利,王女士表示,自己的工作單位在經十路,兩地相距并不遠,打車上班只需付起步價,但相比坐公交車,打車上下班仍是筆不小的開支。“如果用打車軟件叫車,從家里到單位只需付1分錢,比公交還便宜,而且舒適快捷。”王女士說,“現在上班之前,都要先用打車軟件叫一下車,感覺真的方便很多。”
然而,省錢的打車軟件也有讓王女士困擾的地方。王女士說,現在使用軟件叫車的人越來越多,司機選擇乘客的余地也很大,加之軟件上出現的“給小費”功能,司機往往會選擇小費給得多的乘客,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有時候為了叫到車,支出的小費基本跟原來直接打車一樣,甚至更高。”
同樣喜歡使用打車軟件叫車的市民孫女士說,她好幾次用嘀嘀打車都失敗,因為叫車的人很多,導致她多次打不上車,不得不坐公交車回家。而且有時候明明看到有些出租車空著,但因為對方要去載之前聯系好的手機支付的客人,所以打車失敗。
的哥感受
每天多掙上百元 有時被乘客誤解
濟南恒通出租公司的的哥伊先生開了14年出租車,2月12日,他在同行的幫助下,安裝了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兩大打車軟件。
“我身邊的出租車司機,幾乎都安裝了這種軟件。”伊先生說,經過一個多月的使用,他已經對叫車軟件運用自如了。自從安裝了叫車軟件之后,伊先生每天能多賺百元左右,軟件公司給補貼不說,有時候高峰期有些乘客會加價打車。這讓伊先生嘗到了甜頭,他動員身邊更多同行安裝了這種叫車軟件。
除了多掙錢,最大的好處就是,伊先生再也不用滿大街找活兒了。以前,伊先生都是滿大街尋找打車的人,現在只要打開手機,就能尋找到最近距離內想打車的乘客,乘客也能通過手機軟件尋找到他,然后雙方通過手機進行位置確定。
但也有煩惱的時候。有時候伊先生已經和乘客確定了位置,就在去該位置的路上,會遇到其他乘客打車。伊先生只能按照約定,去載原先的客人。這樣一來,就會讓其他乘客誤會出租車拒載。
公司態度
對叫車軟件不提倡不干預 唯一擔憂是行車安全
“公司對出租車司機安裝叫車軟件的態度是不干預,也不提倡。”濟南恒通出租公司四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宋女士說,這屬于個人行為,目前也沒有規定不能使用叫車軟件。宋女士唯一擔憂的是,出租車司機在行車過程中需要不斷關注手機,才能查找乘客位置。位置確定之后,還要通過電話來確定乘客特征等,以方便更準確載客。這樣一來,勢必影響行車安全。
管理部門
目前還沒有出臺行業規范
記者了解到,濟南目前有8000多輛出租車,約90%安裝了叫車軟件。就濟南恒通出租公司四分公司而言,因為叫車軟件引發的投訴量占到每月投訴量的20%左右。“多是因為拒載和支付故障引起的投訴。”宋女士說,除了上述的拒載誤會問題,手機支付出現故障引發的投訴近期也頻頻發生。有一次,一位乘客撥打交通局熱線96576投訴,他到達目的地后就開始進行手機支付,頁面顯示已經支付成功,但出租車司機的手機卻未顯示收到車費。“這是軟件問題,我們也沒法取證,很難處理。”宋女士說。
已經使用叫車軟件兩個多月的的哥李先生坦言,他自己最怕出現支付故障。有一次,他送乘客到達目的地后,也出現了上述情況。兩人在車里研究了半個多小時,無奈之下,李先生讓乘客下了車。好在兩天之后,李先生終于收到了遲來的車費。“有時候系統出故障,太浪費時間了。”李先生說。
影響行車安全、出現爭議難以取證、支付系統頻頻出故障……這些都成為打車軟件亟待解決的問題。濟南市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這種打車軟件還沒有明確的行業規范。不少市民呼吁,像這種新生事物,部門也應該跟上時代腳步,盡快出臺行業規范,才能讓出租車市場更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