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打車軟件競爭白熱化 返現最低掏1分錢
“現在一出門就打個車,不僅舒服而且才花一分錢。”這看似癡人說夢的好事卻在島城普及開來,連“智能手機盲”也躍躍欲試這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最近,一款打車軟件讓市民屢試不爽,在輕松打車的同時,還能享受10元返現,這讓市民出門“招手”的頻率直線上升。
打車軟件
大眾網青島2月8日訊(記者 蔣甜) “現在一出門就打個車,不僅舒服而且才花一分錢。”這看似癡人說夢的好事卻在島城普及開來,連“智能手機盲”也躍躍欲試這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最近,一款打車軟件讓市民屢試不爽,在輕松打車的同時,還能享受10元返現,這讓市民出門“招手”的頻率直線上升。
“連續幾天打車上班,真是太爽了!”家住南京路的蔡女士近期迷上了打車,從家到市政府上班的她,現在出門就招手。原來,快的、滴滴兩大手機軟件推廣后, 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用手機“智能”打車。據了解,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快的、嘀嘀兩大軟件先后于2014年初推出打車返現活動,市民通過手機打車,不僅方便了自己,也降低了出租車的空駛率。
“現在的出租車師傅太現代了,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在市南區上班的小姜告訴記者,周邊的同事都在手機下載了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軟件,通過微信綁定銀行卡,兩個打車軟件一天共有五次減10元打車費的機會,這樣算來,一天能省50元。“司機告訴我們活動總共持續一個月,第一次用快的打車還送話費。”對于此次軟件的推廣,小姜大贊“過癮”。
兩個軟件公司的競爭,無疑給司機和乘客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7日,記者在閩江路2號通過嘀嘀打車嘗試了該軟件的實用程度,選擇“確認叫車”后,一輛海博出租車的司機給記者打來了電話并告知在路邊等候,上車后記者選擇“我已上車”,起步后讓司機送至延吉路萬達,到達目的地后輸入相應的價格支付,起步費10元的路程,通過手機綁定銀行卡支付只花費了1分錢。
談及軟件打車帶給司機師傅的實惠,海博出租車孫師傅告訴記者,一車倆司機一天只限接10單,每接一個活還能得到15元的獎勵。“距離越近,對我們來說越搶手。”孫師傅表示,光上午他就接了七個單,超出的單會通過手機支付把錢打過來。對于此次優惠活動的推出,孫師傅表示用打車軟件的司機和乘客都是直線上升。
手機打車軟件帶給人們實惠的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提醒,雖然返現減輕了乘客的打車負擔、增加了司機收入,但在支付安全、交通安全、黑車拉客等方面尚存一定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