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寧津“校園暴力”視頻究竟該不該刪?
近日,德州寧津一中六名女生圍毆同學的視頻在網上曝光后引起網友廣泛關注。大眾網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報道,寧津一中工作人員承認此事發生在他們學校并表示已經移交警方處理。6月13日下午,寧津一中公開發帖回應,公布對此事件的說明,勸退部分當事學生,并且學校認定“上傳視頻者為不法人員”,為了進一步保護學生,聯系寧津一中吧、寧津吧、百度山東吧和優酷視頻網等刪除了受害女生的那段視頻。
大眾網評論員 韋國騫
近日,德州寧津一中六名女生圍毆同學的視頻在網上曝光后引起網友廣泛關注。大眾網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報道,寧津一中工作人員承認此事發生在他們學校并表示已經移交警方處理。6月13日下午,寧津一中公開發帖回應,公布對此事件的說明,勸退部分當事學生,并且學校認定“上傳視頻者為不法人員”,為了進一步保護學生,聯系寧津一中吧、寧津吧、百度山東吧和優酷視頻網等刪除了受害女生的那段視頻。
上傳視頻者是不是當真屬于“不法人員”暫且不說;而受害女生那段視頻的廣泛傳播,究竟是為了起到讓“真相大白于天下”的作用,還是為了吸引更多“看熱鬧者”的點擊量,我看兩者都算其因。對受害女生來說,更未做在視頻中為其面部打上馬賽克之類的保護性處理,踹肚子、踩大腿、抓頭發、扇耳光、在額頭上寫“王”字……十幾分鐘的圍毆過程歷歷在目。相信有善心的人在看這段視頻時都怒氣填胸,甚至不忍再看下去。
這段視頻究竟該不該刪?先從受害者的角度來看。有人質疑:“要不是有人上傳視頻,社會上又有幾個人能知道這事?” 視頻的迅速傳播,確實讓許多網友知道了受害人的委屈,加速學校對該事件做出處理。但目前在事件已經基本解決的情況下,這段暴力、赤裸并且廣泛傳播的視頻反倒成了讓受害女生傷口難愈的原因。對于受害人來說,本已經受了肉體之苦,實在不能想象其再繼續承受精神之傷的后果。
這段視頻究竟該不該刪?再從視頻的社會影響來看。我相信大多數看到這段視頻的人都有一股想去伸張正義、調教施暴者的沖動,但誰又能保證,一些潛在的施暴者不會在某種程度上受此視頻的啟發。我們知道,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墻,如果出現一些涂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干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后,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不論是“破窗理論”也好,“爛蘋果效應”也罷,現實中并不乏真實事例。前不久從“名人艷照門”、“獸獸車模門”到涉及學生的“酒瓶門”、“脫褲門”、“摸奶門”等,我們可以隱約看到些許受引導后模仿的影子。具體到寧津的這件事兒,雖然在事件初期,這段視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讓人們知道真相的作用,但在目前事件基本解決的情況下,繼續傳播則會產生出負面影響和引導。
這段視頻究竟該不該刪?最后從媒體引導方面來看。盡管事件性質不同,包括寧津事件在內的許多“校園暴力”事件,總讓我聯想到前不久的網上盛傳的各種“門”。這些事件的迅速、廣泛傳播,離不開眾多大型視頻網站和貼吧的引導。而對于一個網絡媒體,關注點擊量自然不錯,但那是得建立在負社會責任的基礎上。當視頻已經開始對受害人及其家庭造成持續性的心理傷害時,當視頻已經在廣泛社會層面上產生負面引導效果時,媒體是應當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從而真正對社會和受眾負責。
在我看來,時至目前,寧津“校園暴力”視頻是應該刪掉的,無論是從避免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角度,還是從媒介倫理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