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山縣地處魯南地區,隸屬濟寧市,東鄰棗莊市、西接古漢城江 蘇沛縣、南與古彭城徐州接壤、北靠孔孟之鄉鄒城、曲阜。1953年8 月,為規范管理微山湖(南四湖),政務院批準建立微山縣。全縣總 面積1780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全縣人口68萬。 微山,歷史源遠,人杰地靈。夏、商、周三代置留、仍、宋、茅、 薛五個諸侯封國,作為縣治最早始于秦,時置廣戚縣,屬泗水郡。人 類始祖伏羲,夏中興帝少康,先賢殷微子、仲子、張良等歷史名人都 誕生或生活在這里;近代以微山湖為根據地的“微湖大隊”、“運河 支隊”、“鐵道游擊隊”等革命武裝,奮戰于微山湖區,創造了許多 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50余載滄桑巨變,50余年成就輝煌,一代代微 山人在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不懈奮斗,造就了一個從小到大、 由弱到強、自貧弱走向繁榮的魯南新縣。特別是1985年省南四湖開發 現場辦公會議以來,微山經濟和社會事業更是取得了長足發展,城鄉 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區位資源優勢獨特。微山交通便利,京滬鐵路、京福高速、104 國道穿境而過,京杭大運河縱貫全縣南北。微山湖水域遼闊,是我國 北方最大淡水湖,素有“日出斗金”之盛譽。境內資源豐富,湖區以 甲魚、毛蟹、四鼻孔鯉魚、烏鱧、麻鴨及松花蛋、灰蛋、荷香妙齡鴨 等最負盛名。建成了“中國麻鴨之鄉”、“中國烏鱧之鄉”和北方最 大的河蟹養殖基地。“微山魚宴”名噪大江南北,深受全國各地人士 喜愛。地下已探明煤炭儲量127億噸,稀土儲量1275萬噸,列全國第 二位。旅游資源獨具特色,境內自然風光秀麗,歷史名勝、文物古跡 眾多,尤以每年夏季十萬畝艷麗荷花最負盛名、蔚為大觀。微山湖是 山東省首批自然風景名勝區,去年又被批準為省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和 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縣。 經濟發展勢頭強勁。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0億元,地方財 政收入2.6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40元,農民人均純收 入3040元。經濟綜合實力居濟寧市第四位。農漁牧特色產業優勢凸現, 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全縣農業增加值11.1億元,水產品養殖面積 發展到23.6萬畝,水禽養殖總量突破1800萬只,經濟作物面積20萬 畝。工業經濟加速壯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全縣規模 以上企業發展到40家,初步形成了以礦產資源開采加工、醫藥化工、 漁湖產品加工、電力、造船、食品釀造為主導,門類比較齊全的地方 工業體系。民營經濟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漁湖牧產品加工營銷、水 陸運輸、建筑建材、造船、旅游服務等六大產業群體,并培育了一批 有較強競爭力的民營支柱企業。韓莊鎮微湖造船基地成為江北最大的 內河造船基地。城市建設成效卓著,形成了“五縱五橫一環”的城市 道路框架,城市面貌大為改觀,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實現了村村通油 路、通電話。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先后獲得了全國體育工作先進 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省級衛生城、全省教育“雙基”工作先進 縣等稱號,被整建制列為全國第一個“科教興村”工作試點縣。黨的 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文化底蘊豐富深厚。微山融古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 化于一體。殷微子墓、春秋目夷君墓、漢張良墓及伏羲廟、仲子廟等 均為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宇亭臺、古碑刻石、漢畫像石都 有著較高的觀賞和考古價值,流傳下具有濃厚傳統文化氣息的“古傳 統”文化。抗日戰爭時期,“微湖大隊”、“運河支隊”、“鐵道游 擊隊”三支抗日革命武裝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揚黨的優 良傳統,為中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鐵道游擊隊、微湖大隊 紀念碑,已成為重要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微山建立了融游湖賞荷、休 閑度假、體驗漁鄉風情等文化內涵豐富的自然生態型旅游模式。風土 人情、飲食特色、漁獵習俗、湖民船屋、生活禮儀等都顯現了微山湖 文化獨特的韻味,彰顯了微山濃厚的民俗文化氛圍。 干事創業心齊氣順。站在新世紀的起點上,微山人以鄧小平理論 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繼 續實施“以工強縣,以湖富民”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突出城市建設、 民營經濟、生態旅游“三大亮點”,加速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 經濟國際化和城鄉一體化“四大進程”,著力抓好更新觀念、轉換機 制、調整結構、優化環境、科教興縣“五個關鍵”,為把微山建成全 省經濟強縣、全國旅游勝地、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努力奮斗,明確提出 “奮斗三五年,爭創全市前三名,躍入全省三十強,沖刺全國百強縣” 的發展目標。 為此,他們立足解放思想,創新舉措,創新環境,創新方法,全 力推動經濟超常規、高速度、跨越式發展。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 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確保今年實際利用外資2000萬美元的基礎上,20 05年全縣實際利用外資爭取達到3000萬美元。外貿出口年均增長50% 以上,2005年達到3000萬美元。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 濟加快發展,全面做大做強民營經濟。力爭每年增加20家以上規模以 上工業企業。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著 力培育水禽、水產、蔬菜、林果四大產業鏈,全力打造龍型經濟格局。 力爭“十五”期間每年引進項目投資總額3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2 000萬美元以上,上繳稅金3000萬元以上。全力抓好重大項目建設, 全縣每年集中抓好30個左右的重大項目,新上20個投資千萬元以上的 項目,力爭有幾個投資過億元的大項目。加快建設湖濱旅游城市,努 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培育旅游支柱產業,打響微山湖旅游品牌。 凝聚全縣力量,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世紀征程戰鼓急,富民強縣譜新篇。面對新世紀國際國內競爭日 趨激烈的發展大勢,與時俱進、勤勞勇敢的微山人民正滿懷豪情,沿 著黨的十六大指引的航線,奮力拼搏,全力創建美好的未來,展現富 庶文明的現代化新微山的風采。
|
|
|
【發表評論】【關閉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