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黨建在線
近年來,濟南市章丘區深入實施“頭雁”工程,前置“雛雁”關口,聚焦村級后備力量多渠道選拔、全方位培育、全過程幫帶、常態化使用、動態化調整等關鍵環節,全力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有情懷、敢擔當的農村帶頭人儲備隊伍,為村級發展賦能增效。
堅持高點布局,長線推進,深挖拓源掘人才。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的發現、培育是一項長期性、持續性工作,堅持系統謀劃、持續發力的工作思路,將功夫下在平時,工作干在平時,確保好人、能人、熱心人不落一人。一是區街聯動研判“村村清”。2025年以來區委組織部先后召開南、中、北三個片區“兩委”換屆準備座談會,逐個街道(鎮)、黨建工作區分析研判。同時將后備力量摸排列入街道(鎮)領導干部包村重點工作任務,明確6類摸排重點,建立后備力量常態化調度工作機制,領導干部每月定期到村,通過座談了解、入戶走訪、查閱檔案等多種方式,深入細致做好摸底排查工作,形成以上率下良好氛圍。二是黨建干部下沉“戶戶訪”。嚴格落實黨建工作區每日到村一次、每月參加主題黨日一次、每季度走訪農戶一遍等“七個一”工作機制,區委組織部建立部機關干部包聯街道(鎮)工作機制,全面下沉了解街道(鎮)、村有關工作。街道(鎮)黨(工)委選派1~2名機關干部幫包負責1個村,結合整治人居環境、推進移風易俗等工作,逐村逐戶摸排到位,確保無死角、全覆蓋;黨建工作區指派專員每月與在外優秀人才溝通聯系一遍,及時掌握思想動態、傳遞組織關懷、宣傳家鄉變化,真正實現基層工作“沉下去”、優秀人才“聯系到”、后備力量“引回來”。三是拓寬來源渠道“精準找”。主動對接溝通區退役軍人、農業農村、人社、團委、婦聯等部門,精準掌握戶籍在街道(鎮)的返鄉退役軍人、農業產業帶頭人、鄉村好青年、巾幗創業能手等300余人。依托在外流動黨員黨組織和各類協會商會,開展“返鄉人才春節座談會”“高校學子看章丘”“青年才俊看章丘”等活動80余次,動員50余名務工人員、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儲備,精挑細選引人才。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的儲備、回引是一項精準化、差異化工作,堅持因需施策、按需儲備的工作原則,把資源用在實處,把渠道拓在寬處,確保儲備的人有特色、引回的人合需求、培養的人能適配。一是建立“學子庫”。進一步優化學歷結構,將高學歷的本鄉本土大學生列入后備力量儲備人選名單,鼓勵各街道(鎮)利用節假日、寒暑假召開懇談會、茶話會等,打好“鄉愁牌”“感情牌”,增加人才黏性。邀請各村大學生到村熟悉村務,提升鄉土情懷,積累實踐經驗。相公莊街道桑園村、寧家埠街道向高村等每年組織新生歡送會,與新入學的大學生座談,為其發放行李箱等入學用品,傳遞家鄉的溫暖,號召廣大新生不忘家鄉,學有所成后回村建設家鄉。二是建立“能人庫”。針對學歷不是很高、但頭腦靈活、創富能力強的外出經商務工人員、本村致富能手,積極列入后備力量儲備人選名單。通過“能人庫”,將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32歲的博士劉備從科研單位回引到家鄉任職,高知識、有視野、善創新的黨委書記帶領團隊精準招商引智,校村結對共建共富產業鏈,推動集體村民雙增收。同時創新“博士議事廳、先鋒責任區”鄉村治理機制,將科研攻關“硬實力”與環境整治“軟實力”深度融合,構建起黨員為“毛細血管”、書記為“中樞神經”的黨建體系,實現了村莊從“傳統”到“智慧”的精彩蝶變。三是建立“重點人員庫”。將長期扎根基層的鄉村振興專員、城鄉公益崗、近五年新發展黨員等特殊群體列入鄉村“重點人員庫”,作為村級后備力量的重點儲備、培養對象,將有情懷、有能力、有干勁的人員吸納到村黨組織中來。針對庫內人員的崗位特質、能力短板和發展訴求量體裁衣,精準制定個性化成長計劃,依托“理論+實踐”雙軌培訓模式,安排他們參與村級事務決策、矛盾糾紛調解、惠民政策落實等具體工作,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錘煉本領,幫助盡快成長、成熟。
堅持跟蹤培養,動態調整,有的放矢用人才。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的使用、成長是一項系統性、精準化工作,堅持嚴管厚愛、優進絀退的工作原則,把標準立在實處,把培養抓在細處,確保選出來的人靠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一是加強人選把關。嚴格落實后備力量“不得不宜”等12種情形,安排街道(鎮)黨建、民政、信訪等部門,對擬確定的后備力量進行資格初審,堅決防止“帶病入庫”。18個街道(鎮)成立由班子成員牽頭,黨建工作區黨建指導員組成的考察組,通過到村民主測評、個別談話、入戶走訪等方式,廣泛征求村“兩委”干部、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全面考察后備力量政治素質、實干實績、群眾口碑等,確保組織放心、干部服氣、群眾滿意。二是強化跟蹤培養。依托區委黨校和街道(鎮)黨校(黨員教育中心),結合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黨員培訓班等,分期分批推動后備力量進黨校集中培訓,重點培訓黨的創新理論、農業產業發展、村級治理等方面內容,切實提升素質能力。實行導師幫帶制,統籌選拔街道(鎮)領導班子成員、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退休老干部等1100余人,采取“1對1”“N對1”等方式與后備力量進行結對幫帶,“手把手”傳授農村工作經驗、解決問題方法、發展產業技能。三是強化動態調整。依據村級班子運行情況,及時將干勁不足、能力不足、不擔當、不勝任的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調整。面對文祖街道東張新村黨總支書記年事已高的現狀,及時將村級后備力量回引到村擔任黨組織書記,通過理清村莊優勢資源,打造泉水東張山水靚麗門票、發展“微旅游”、招商引資建項目,帶動村集體增收明顯。通過動態調整,將年輕有能力、有干勁的支部書記先后調整到位,實現了后備力量的梯隊化遞補,做到人盡其用,切實增強了村級發展動力。(中共濟南市章丘區委組織部)
責編:
審核:徐榕悅
責編:徐榕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