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按比例發行的方式將讓投資者不用再排隊搶購基金
盡管今天發行的富蘭克林國海潛力組合基金依然沿用的是“渠道銷售,各網點達到預期規模后便結束募集”的銷售方式,但《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從可靠渠道獲悉,未來新發行的基金將有可能參考新股網上申購的方式,按比例銷售。監管層正就這一方式與幾家新發行的基金公司進行討論。
據知情人士透露,所謂按比例銷售,是在新基金募資超過預期情況下進行。例如,某只新基金限量發行100億份,但投資者的購買意向達到400億份,那么每位投資者的得到的基金份額是購買規模的1/4。多余的資金將退還給投資者。基金公司可能也因此不會再提前結束發行。
業內人士認為,春節后,新基金依然延續了牛市以來的發行狂潮,盡管多家基金公司明確限量發行,并要求各個網點一旦達到預期募集規模便停止發售,但是投資者容易誤將限量當作“稀缺”,新基金在短期內被一搶而空,均提前結束發行。一些基金投資者雖然在預定銷售期內去銷售網點購買基金,但因排隊稍晚而未能購買到新基金,因此而略顯急躁。此舉可以安定這一部分基金投資者的情緒。
這一方式與新股發行的網上申購比較類似,不過申購新股有可能無法中簽,但購買基金的投資者均可按比例獲得基金份額。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按比例銷售可以安定投資者的不滿情緒,新基金偏好者無須再排隊瘋搶新基金,只需在銷售期內正常購買基金即可,只是如果募集總金額超過預期,計劃購買的份額會打折。
春節前,交銀施羅德基金在持續營銷期間曾采取過按比例銷售的模式,這也是開放式基金和按比例銷售的首次對接,一批封閉式基金在早期的募集期間也采用過類似的模式。
按比例銷售對基金銷售渠道等相關網絡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只有部分銀行才能完成按比例銷售,而其絕大部分證券公司均不能勝任。因此消息人士稱,雖然目前基金公司在考慮這種方案,但暫時還沒有定論,投資者應以基金公司的正式公告為參考依據。(劉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