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濤
《菜根譚》一書中對人之“欲”有這樣的論述:“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無欲,天地也不能轉動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況一切區區事務乎!”寥寥數語,道盡了“欲”之害和“無欲”之利,天壤之別可見一斑。
貪欲之害如堤之蟻穴,不可不防。趨“利”而避“害”,讓自己不為欲字所累,對于常人而言是修身養性、坦然處事的法寶。對黨員干部來說,重名節而寡欲清心,不因貪欲而束縛了干事創業的手腳,更是保持忠誠干凈擔當品質的重要保證。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打虎拍蠅力度不減、節奏不變,一個個違紀違法者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而在剖析其心路歷程時,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貪欲失控而步入腐敗深淵。
常言道“吃人嘴短、拿人手軟”,許多黨員干部的貪欲正是在這不經意間的吃拿中成長起來的,正是這“吃人、拿人”的貪念,讓他們在行使職權時拋卻責任,少了擔當,面對歪風邪氣不敢公正、公開說公道話,更不敢秉公用權維護正義,甚至淪落為他人的“圍獵”,受制于人。正如近日,一位被查處的廳長因3000萬巨款而不再“猶豫”,繼而為他人謀利的案例在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感嘆一次性行賄3000萬的手筆很大,放倒了一位廳官,但殊不知根本原因卻是這位廳長的黨性缺失造成其貪欲的增長,正是其內心貪欲作祟,才使得他在猶豫間將天平偏向了違紀違法、錢權交易,置黨紀國法于不顧。
堅強黨性是遏制貪念的一劑良藥,黨性失而貪念起。不少黨員干部在初入工作崗位時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公正廉潔、不謀私利,但卻未能長期堅持下去,在形形色色的誘惑下、在糖衣炮彈的攻擊下,僥幸心理戰勝了紀律意識,違反黨紀黨規甚者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更有甚者在落馬時距頤養天年、享天倫之樂僅一步之遙。從面上看,這些黨員干部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扭曲,沒能守得住清貧、經得起誘惑,但從本質上來說,這正是理論學習不夠,黨性修養缺失的外在表現,黨性修養跟不上形勢和發展變化的要求,而導致防腐拒變的思想防線變得脆弱不堪。因此,黨員干部要想從根本上控制住自己的貪欲,還是應從強化黨性修養入手,把堅強黨性當成私心雜念的“除草劑”。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時刻以黨的先進理論、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堅定理想政治信念,保持好黨員干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要常思己過、省己身,尤其反思在踐行“三嚴三實”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把自我批評當成自身查漏補缺的重要舉措,切實做到嚴字當頭,實字兜底,用好權、干好事、管好人。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強化黨性修養非一日之功,需要黨員干部長期堅持,在當前尤其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等制度規定,堅守高線、不越底線,切實強化政治意識、紀律意識和責任意識,擠壓消極思想滋生空間,把黨的紀律規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樹立黨員干部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