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已經批復《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黃河三角洲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大家都來為黃三角發展建言獻策! ◆地域范圍:渤海南部黃河入?谘匕兜貐^,包括東營、濱州和濰坊、德州、淄博、煙臺市的部分地區,共涉及19個縣(市、區),總面積2.6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六分之一 ◆戰略定位:建設全國重要的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特色產業基地、后備土地資源開發區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的增長區域 ◆近期和遠期目標:到2015年,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活富裕的國家級高效生態經濟區 查看詳細
黃河三角洲規劃被批準,使其上升為國家戰略,其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以東營市為軸心,建設煙臺、龍口、濱州、德州環渤海的城市群。尤其是要在黃河入海口建一個億萬噸位的大港口,將西寧以下所有黃河沿邊的城市貿易發展起來。
土地與金融的強勢結合,將為黃河三角洲開發升級“造血”。正在加速起航的黃三角“國字號創業大船”,在呈現給世人一個全新的三角洲的同時,也在嘗試創造一個全新的生態發展模式。
東營建設不可能“全面開花”,這就要求在戰略布局、產業布局和產業支撐上找好切入點和突破點
我希望高效、環保的開發模式能在黃三角完美演繹,這里能在開發中保持一份和諧與寧靜。在實現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富足、舒適的同時,我們仍能仰頭看到蔚藍清澈的天空,暢快地呼吸新鮮的空氣
黃河三角洲地區開發成本相對較低。與沿海大城市相比,該區水、電、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相對低廉。此外,萊州、東營、濱州、濰坊4個港口已經初具規模,公路、鐵路、航空體系正在日益完善。
經過三年的努力,東營市中心城將建成為一座“碧水繞城流、濃蔭環河綠、車行水岸邊、船游河湖中、人居水城里、鳥翔河海間”的生態和諧、獨具特色的“黃河水城”。
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主要戰場是濱州,這一點沒有錯,這是因為東營已經夠發達了,而濱州則是山東省最落后的地區,落后于沂蒙山區。
東營港在未來很可能成為僅次于青島港的省內第二大港”。這對當地人是一個極大地鼓舞和肯定,我估計用不了多久,憑借著國家戰略地的有利政策,黃河口也要騰飛出一個牛逼的新城市。
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中應注重發揮龍頭城市作用,加速地區之間經濟、技術、社會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合,形成一盤棋的發展格局。
建立生態旅游區,突出“黃河入海、河海交匯、濕地生態”的原生態特色,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著力打造集觀光、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在國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生態旅游勝地,全力培育黃河入海口這個世界級品牌。
1、擴大開放,借助外部資源2、促進區域協調發展3、爭取政策支持力度
在今后黃河三角洲開發中,在承接其它地區產業轉移,要開發與保護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