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張旭 首席記者 張穩 濰坊報道
烏黑的大辮子、青白色的長裙,手捏紫色手帕、腳踩1.4米的高蹺,恰逢春節,濟南“酸妮兒”又回來了。
“酸妮兒”是濟南西關高蹺隊的經典角色,2023年春節期間,“酸妮兒”首次在濟南街頭亮相,便受到大批市民的喜愛。其扭捏卻又不做作的踩高蹺表演視頻,也迅速在網絡爆紅,被無數網友親切地稱為:虎背熊腰又風情萬種、膀大腰圓又俏皮可愛。
居高不下的熱度,讓“酸妮兒”的表演者韓義受到了大量網友關注。其社交賬號的粉絲,從走紅前的200多人迅速漲到了20多萬,其發布的關于“酸妮兒”的視頻,播放量動輒就高達兩三千萬。
這種熱度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尤其是農歷臘月和正月。看高蹺過大年,是包括濟南在內的很多地方過春節的習俗。剛進入臘月,就有不少網友在韓義的社交賬號下留言,詢問何時能見到“酸妮兒”。
實際上,韓義只有在過年期間才會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一年中的大多數時間,在脫下戲服后,他就像是消失了一樣,隱匿在人群里。
“酸妮兒”去干什么了,為什么不經常露面了?春節前夕,在即將開始繁忙的表演周期之前,海報新聞專訪了韓義,聽他講述了這兩年來韓義和“酸妮兒”的故事。
脫下戲服后的隱匿人生
“酸妮兒”是“女旦”,在濟南方言里,“酸”是一種撒嬌害羞的姿態。不過,扮演者韓義卻是個標準的大男孩。
1999年出生的韓義是地地道道的濟南人,四五歲時就接觸到了高蹺,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父親還專門給他打了一副高蹺,為他以后表演高蹺埋下了“火種”。2022年春節,韓義加入了濟南西關高蹺隊,正式開始了高蹺的訓練和表演。
不過,韓義的主業并不是踩高蹺,而是一名書法老師,這也是他在大學時學習的專業。
2025年1月21日,距離過年還有一周,記者在山東壽光見到了韓義。他在這里開了一間書法培訓班,教上百個孩子學習書法。算上他,培訓班里一共只有兩位老師。
見到韓義時,他剛剛結束上午的教學,正在輔導班里的孩子寫作業。每到周末和寒暑假,他就會變得格外忙碌。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余大部分時間都在上課——這就是他“消失”期間在做的事。
第一次見到脫下戲服后的韓義,記者完全無法想象他就是“酸妮兒”的扮演者,這與女性形象差別也太大了。用韓義的話說:“一個男生要扮演好一個女生,挑戰性是極大的,尤其是像我這個身材。”
問起學習踩高蹺的原因,韓義和記者說了一個字,“癮”。韓義告訴記者,他從小就比較喜歡敲鼓、舞龍這一類的東西,尤其是踩高蹺,更是從小就有濃厚的興趣。
雖然開始高蹺表演的時間并不長,但韓義扮演的“酸妮兒”婀娜多姿,加上表演有趣幽默,眼神動作準確到位,在表演時總能引得路人駐足觀看和陣陣歡呼。
韓義告訴記者,學習踩高蹺主要分為兩部分,走和扭。“走,需要掌握平衡,這個過程需要自己慢慢克服困難去練。扭,每個角色走路的姿態都不一樣,這就需要聽取很多前輩的意見,當然更重要的是得有自己的理解,比如要去詮釋‘酸妮兒’這個角色,就要剖析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再加上自己的生活閱歷,這個過程是比較復雜的。”
韓義說,踩高蹺,從不會到會,其實最關鍵的是,能不能把角色給演活了。他告訴記者,“酸妮兒”的走路姿態,其實在這兩年已經定好了基調,他現在的練習重點,在于對生活的積累。“我觀察到了什么?我能帶給這個角色什么?每年都要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酸妞,第一年看到是嬌羞的,去年是暴躁的,今年我演她的另外一面,做作。”
火了的“酸妮兒”
身穿青白色長裙的“酸妮兒”,腳踩1.4米的高蹺,捏著手絹和隊友嬉戲,只見“她”時而撩裙子,時而咬手指,時而咬手絹,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盡顯風情。
演出時,“酸妮兒”的很多動作都是韓義即興做出的。他告訴記者,“根據觀眾現場給出的反應,做出一些動作,往往更真實,越真實的東西,越容易被大眾接受。”
而這也是“酸妮兒”這個角色的靈魂,和她受到這么多觀眾喜愛的原因。“接地氣,互動性高。大家看了之后,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總覺得這個人好像在哪里見過。”
為了讓“酸妮兒”這個角色更形象,更接地氣,韓義參照了很多影視劇角色以及戲曲京劇里的彩旦,他還專門去做了美甲。采訪時,記者注意到,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春節表演,韓義剛剛做了粉色的美甲。
同時,上大學時,韓義曾經創辦過話劇社團,有過話劇表演的經歷,也從事過小品創作。這些都讓韓義在演繹“酸妮兒”時,更加的得心應手。“我是屬于上了舞臺會瘋的那種人,人越多,觀眾的呼聲越高,越興奮。”
一個男孩子,扮演一個女性角色,會有壓力嗎?韓義給出的答案是:完全沒有。“因為我從小學開始,就參加學校里的各種晚會,扮演過很多角色,對我來說,只不過是載體不一樣,話劇也好,高蹺也好,都是一樣的。”
從2023年春節期間開始,兩年來,韓義已經表演了近300場“酸妮兒”。
其實,2023年春節前,濟南西關高蹺隊在綠地中心演出,那才是韓義帶著“酸妮兒”第一次亮相。沒幾天,“酸妮兒”就火遍了濟南,火到了網絡。
火到了什么程度呢?“演出結束之后,現場還被圍得水泄不通,來合影的,來拍視頻的,來送東西的,絡繹不絕。我身邊必須要有其他隊員幫忙,才能夠出去。”短短幾天時間,韓義的社交賬號就漲了十萬粉絲。發布的關于“酸妮兒”的視頻,播放量動輒就高達兩三千萬。
很多親朋好友給他發來信息,“天哪,那是你呀,怎么那么厲害!”不過,真正熟悉他的人倒是并不那么意外,在他們的印象中,韓義就是這樣的人。
這種火的程度,也大大出乎了他和隊友們的預料。“沒有人會想到,一個從事高蹺表演的人,能得到這么多人的喜歡,擁有這么多的粉絲。”
韓義說,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高蹺,他和隊友們都非常高興。“通過我們的演出,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項非遺傳承。很多人開始喜歡高蹺,也有很多人開始從事這個行業。我們出現的目的,就是為市民們帶來歡樂。”
突然走紅給韓義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也僅限于在高蹺表演上。“因為大家都知道‘酸妮兒’了,都喜歡上‘酸妮兒’,最大的想法,還是能在下一次的表演當中,對得起觀眾這么大的期盼。”
而在日常生活中,他說倒是沒有什么壓力。“我平時也不怎么直播,在網絡上也不活躍,還是本本分分地從事書法教學的工作。”
有人喜歡,自然也就有人不喜歡,隨著在網絡中的走紅,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留言和評論。
對于這些,韓義倒是很坦然。“沒有太大的壓力,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當然,這些評論和留言,他也只有在演出徹底結束的時候才有時間去看。
熱愛,就不會覺得辛苦
每年的春節期間,尤其是正月初一到十五,都是韓義最忙的時間。
每天凌晨4點,他就要起來化妝。打粉底、涂腮紅、畫眼線、抹嘴唇,一氣呵成。5點左右趕到高蹺隊,給其他隊員化妝。7點坐大巴車出發,開始一天的演出。一場表演40分鐘,平均一天要表演七八場,一直到晚上七八點才能結束。“其實我們過年期間平均睡眠只有四五個小時,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辦法在家里過年。”
記者詢問,會不會覺得特別辛苦。韓義脫口而出:很充實。“我能感受到快樂,能給大家帶來快樂,我就會覺得很充實,熱愛就不會感到辛苦,我們所有的人都是這樣。”
這樣高頻次的表演,會一直持續到農歷二月初二,從那之后,大部分時間,韓義就像消失了一樣,隱匿在人群里,成為一名書法老師。“我不會覺得,流量來了,就一定要怎么樣。我還是之前的我,做好一名書法老師,教好學生。”
韓義坦言,他也想嘗試往互聯網方向發展,只是還沒有想好該如何去做,所以他不會輕易去嘗試。“走一步看一步吧,如果有機會就去做,沒有機會也不刻意去強求。現在我的重心不在互聯網,還是書法教學,今年我打算在濟南再開一個書法班。”
記者注意到,就在采訪韓義的前兩天,他剛剛受邀到德州進行了一場直播帶貨。韓義說,其實,早在2023年,就有不少商家邀請他直播帶貨,但他沒有輕易嘗試,直到2024年才嘗試了三四場。“我不是靠這個去謀生。我首先要考慮貨品的質量以及性價比,我會很嚴格去考察,做很多功課。所以雖然找我的商家很多,但我選擇的很少。”
不過,韓義說,今年他會更多地在互聯網上做一些嘗試。“前兩年,大家了解的是高蹺上的‘酸妮兒’,對于我本人了解的不是那么多。接下來的一年,我會慢慢去經營社交賬號,讓大家對韓義的了解更豐富一些。”
記者詢問,他覺得“酸妮兒”會火多久?如果不火了,他會怎么辦?韓義直言:“我不知道她會火多久,而且我也不關注能火多久,我關注的是這個角色,還能帶給大家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其實,韓義也曾產生過要嘗試換一個角色的想法,這個想法在去年尤為強烈。“因為去年的我覺得,沒有什么新鮮的東西能帶給觀眾了。”他覺得,如果再去演繹“酸妮兒”,只能是消耗大家的期望,因為觀眾最想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酸妮兒”。
“當我哪一天,帶給不了觀眾這么大的期望的時候,我就會去嘗試別的角色。”他甚至想過,如果不演“酸妮兒”了,他會去嘗試什么角色。“酸妮兒老了之后的角色,媒婆。”
韓義說,如果身體情況允許的話,踩高蹺這件事情,他會一直做下去。“咱不知道能做到什么時候,一直到做不了為止。當然,觀眾得看不煩,看煩了我就不上了。”
穿上戲服是“酸妮兒”,脫下戲服是韓義。
韓義說,如今大家喜歡和記住的還是“酸妮兒”這個角色,但他也不會強求未來有更多人喜歡表演“酸妮兒”的韓義。“我覺得我已經很幸運了,大家能記住我表演的角色,我已經很知足了。”書法老師韓義、踩高蹺的韓義、 “酸妮兒”,身上的這些標簽,他都喜歡,因為每一個都是他。
不過,最讓他開心的還是,隨著“酸妮兒”的走紅,擁有百余年歷史的濟南西關高蹺隊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高蹺,喜歡上了高蹺,甚至產生了學習踩高蹺的想法。
歷久彌新的非遺也可以成為“網紅”,被那么多人喜歡。據悉,春節期間,濟南全市5支專業高蹺隊,要在全省范圍內大約共演出450場,延續去年的火爆程度。
一場40分鐘的踩高蹺表演在眾人的掌聲中結束了。收起鑼鼓來,韓義和隊友們將木蹺從腿上卸下,坐上大巴車,馬不停蹄地趕往了下個地點繼續表演……
責編:付興帥
審核:高娜
責編: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