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職業學院
一、背景與目標
為切實提升全省師生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威海職業學院聚焦教師與學生兩類核心群體,以“技術賦能教學、實踐驅動創新”為導向,于2025年6月集中開展多形式、多維度的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系列活動,覆蓋課程建設、智能工具應用、行業前沿技術實踐及跨文化創新等領域,助力師生掌握數字技術、提升數字思維,為學校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二、主要做法與典型活動
(一)教師端:以“智能工具+行業前沿”為核心,深化數字教學能力
1.Agent智能體的搭建與實踐培訓
為促進教師構建智能教育認知框架,教務處聯合智慧學院、交通學院于6月開展三場專題培訓(主講人為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子項目負責人梁海麗教授),覆蓋校級人工智能創新團隊成員及三部門教師200余人。培訓圍繞“扣子平臺Agent智能體搭建、插件開發及知識庫應用”展開,通過“理論講解+工具實操”模式,助力教師掌握智能工具在教學管理、資源整合中的高效應用,推動工作效率革命性提升。
2.學銀在線平臺AI新形態智慧課程運行工作坊
6月27日,教務處組織新建8門AI新形態智慧課程團隊開展“講座+實操”工作坊?;顒泳劢拐n程建設初步成效檢驗與運行問題解決,邀請專家解讀智慧課程申報趨勢,通過現場操作與經驗交流,幫助教師掌握AI技術在課程設計、資源整合中的應用邏輯,為打造高質量AI新形態智慧課程提供實踐支撐。
3.智慧工地專題培訓
建筑學院聯合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6日-27日在智慧建造實訓基地開展“智慧工地”專題培訓。培訓聚焦“智慧工地管理系統架構、BIM技術應用場景、施工現場數字化管控”三大核心內容,采用“理論講解+案例實操”方式,幫助教師深入掌握行業前沿數字化技術,為后續實踐教學與專業建設(如智能建造課程開發)注入新動能。
(二)學生端:以“實操訓練+創新實踐”為抓手,強化數字應用能力
1.智能化工匠班NISP網絡安全實操培訓
6月20日,智慧學院王高亮老師針對智能化工匠班學員開展“NISP網絡安全專項培訓”,以“DVWA靶機搭建+注入漏洞實操”為核心,采用“理論精講+實時實操+一對一答疑”模式,引導學員從“實驗環境配置”到“漏洞攻防實踐”逐步深入,培養“漏洞分析→風險研判→防御設計”的數字安全思維,為后續認證學習及技術深耕筑牢基礎。通過專項考核(如NISP網絡安全培訓后的“DVWA靶機漏洞攻防”實操測試),統計學生完成漏洞分析、防御設計的成功率,90%學員能獨立完成靶機環境搭建與基礎漏洞修復。后續將跟蹤學生參與后續數字技能認證(如NISP網絡安全認證)的報名率、進階培訓(如AI工具高階課程)的參與率,反映活動對其長期學習興趣的激發效果。
2.“創聯中非·共匯未來”中外青年圓桌論壇
6月19日,學校舉辦中外青年圓桌論壇,吸引16個中非創新創業組參與?;顒右浴吧虡I創新與文化交融”為主題,涵蓋醫療、生態農業、美食、美妝等領域的創業方案設計,以及“豐悅節”“水韻共生節”等節日文化創新策劃。各組通過講演PPT展示創意,結合古詩詞與典故增強方案說服力;科大訊飛同聲傳譯系統全程支持,突破語言壁壘,促進跨文化數字交流與創新思維碰撞。專家從方案的技術融合度、可行性、跨文化創新性等幾個維度評估各中非創新創業小組在活動中產出的數字作品,衡量其數字思維水平。評選出各類獎項。
微信連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XPgxPuf2-o50nkkoW4UZQg
3.開展網絡安全宣傳
2025年07月02日在威海職業學院微信公眾號加強網絡安全宣傳“喜報!威職項目榮獲山東省網絡安全優秀創新案例”。
微信連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Uu-MNLihAX_bThR9bTF04g
三、成效與亮點
1.多維覆蓋,精準提升:活動覆蓋教師(課程建設、智能工具、行業技術)與學生(技能實操、創新實踐)兩類群體,兼顧“教學端”與“學習端”數字素養提升需求。
2.技術賦能,實踐導向:所有活動均融入AI工具(如Agent智能體、同聲傳譯系統)、BIM技術、網絡安全靶機等數字化手段,通過“理論+實操”模式推動知識向能力轉化。
3.跨域融合,創新引領:中外青年論壇以“數字技術+文化創新”為特色,不僅提升學生數字表達與跨文化溝通能力,更通過創新方案設計激發數字時代的商業與文化活力。
四、經驗總結
威海職業學院“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系列活動的成功開展,關鍵在于:一是“需求導向”,針對教師教學工具應用與學生實踐技能的差異化需求設計活動;二是“協同聯動”,教務處、二級學院與企業(如廣聯達、科大訊飛)、技術平臺(如學銀在線、扣子平臺)緊密合作,整合資源;三是“技術支撐”,充分利用AI、大數據等數字工具賦能活動實施,確保實效。該經驗可為同類院校開展數字素養提升活動提供參考。
責編:
審核:陳鳳祁
責編:陳鳳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