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職業學院
6月24日,學院在大禮堂舉辦“智慧教學 AI賦能”第四期教研活動。學院領導郝榮平、梁家和、張華偉、王念、劉希震、閆博、郝藝出席活動。各系(院)負責同志及骨干教師、學生代表等300余人齊聚一堂,通過專家講座與分會場研討相結合的形式,共同探討AI技術賦能教學創新的實踐路徑。
活動邀請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張光帥作專題報告。張光帥以“人工智能——教學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主題,從應用落地、平臺構建、模型研發、課程改革和知識產權保護五個維度展開闡述。AI技術可通過優化設計流程、搭建資源共享平臺、開發專業領域模型等方式提升教學效能,同時需注重跨學科課程體系建設與創新成果保護。張光帥指出,系統性推進師資培養、產學研協同是培養復合型技術人才的關鍵,為學院智能化教學改革提供了理論指導與實踐方向。
教研活動第二階段設置三個平行分會場,圍繞智能網聯汽車、AI教學資源開發及在線課程建設等主題展開研討。華為云開發者創新人才培養中心陳明經理詳細解析了鴻蒙系統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應用前景,為汽車專業課程升級注入新思路;陳澄老師通過案例演示,分享了汽車專業垂類AI模型的開發經驗,助力教學資源庫智能化轉型;王健老師基于學習通平臺,講解了課程資源開發與混合式教學設計的實用策略,推動數字化教學落地。
本次教研活動以“推動AI與教學深度融合、賦能教師數字化能力發展、促進產教融合創新實踐”為目標,通過校企專家協同研討,既提升了教師對AI技術的前沿認知,也為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提供了技術支撐。學院將持續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創新實踐,加速培養適應智能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通訊員 鄭聰)
責編:
審核:陳鳳祁
責編:陳鳳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