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
大眾網記者 竇永瀚 實習生 呂凡一 通訊員 周艷 濟南報道
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采摘游逐漸成為連接城市與鄉村、自然與人文的橋梁,引領著一種全新的鄉村文旅“慢生活”模式。在洪范池鎮,從五六月份的櫻桃、甜杏到六七月份的黃金桃、蘋果等,采摘熱潮不僅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更讓游客在田園間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桃”出產業好效益
時下,正值桃子成熟的時節,洪范池鎮的黃金桃、美國紅蟠桃等各類桃子相繼成熟,一顆顆碩大豐盈的桃子掛在枝頭,牽動著“吃貨”們的味蕾。
走進洪范池鎮桃白雁泉村桃園,一陣沁人心脾的脆桃香氣撲面而來。嬌羞的金黃色桃子躲在綠葉中相互依偎、甜美可愛。滿園的桃樹上,濃密的枝葉間,成熟的蜜桃嬌艷地綴滿枝頭,同蔥蔥郁郁的綠葉相映成景。
“我們桃園里種植了差不多有十個品種,采摘期從6月中上旬開始一直持續到八九月份,看看這個彩虹蟠桃今年剛上市,不光顏色好看,口感更是一絕,價格在五六塊錢一斤,供不應求。”桃園負責人江偉如是說。
黃桃的豐收,不僅讓果農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村民們穿梭于桃樹間,嫻熟地采摘成熟的桃子,忙碌的身影構成了一幅幅生動的豐收畫卷。同時,黃桃的豐收也帶動了周邊村民的就業,許多人在桃子成熟的季節來到這里務工,增加了收入。
研學游帶動旅游熱
隨著采摘熱的持續升溫,洪范池鎮還積極探索“旅游+研學”的發展模式,將鄉村文旅與青少年教育相結合。通過舉辦“尋齊魯名泉·學泉水文化”等研學課程,游客們特別是青少年可以在游玩中學習到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了解泉水的形成、分布和重要性,增強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僅讓游客們收獲了知識,也為鄉村文旅增添了新的內涵。
洪范池鎮,這片被譽為“齊魯泉鄉”的土地,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了研學游的絕佳目的地。隨著采摘熱的持續升溫,洪范池鎮積極探索“旅游+研學”的發展模式,將鄉村文旅與青少年教育相結合,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研學課程和活動,吸引了眾多學校、教育機構以及家庭游客的目光。
在洪范池鎮的研學游中,游客們不僅可以親身參與櫻桃、杏、桃等特色林果的采摘活動,體驗農耕的樂趣,還可以深入泉福小江南景區了解徽派建筑、體驗竹筏制造、學習采制竹葉茶等。此外,該鎮還充分挖掘和整理于慎行文化、秦培倫紅色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資源,讓游客們在游玩中學習到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研學游的興起不僅帶動了洪范池鎮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更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通過發展研學游,
該鎮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還推動了鄉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特色民宿體驗“鄉村慢生活”
洪范池鎮,一個被群山環抱、泉水潺潺的美麗小鎮,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探訪。近年來,該鎮依托其豐富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特色民宿產業,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項目,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鄉村慢生活”體驗。
走進洪范池鎮的特色民宿,仿佛穿越到了另一個世界。這里的民宿大多采用傳統建筑風格,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特色進行設計,既保留了鄉村的原始韻味,又融入了現代化的舒適設施。民宿內,溫馨舒適的客房、雅致別致的庭院、清澈見底的泉水……每一處細節都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在特色民宿中,游客們可以盡情享受“鄉村慢生活”的愜意與自在。清晨,伴隨著鳥鳴聲和泉水的叮咚聲醒來,推開窗戶,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空氣和滿眼的綠意;午后,在庭院中泡一壺好茶,與三兩好友聊天品茗,感受時光的緩緩流淌;傍晚時分,漫步在鄉間小道上,欣賞落日余暉下的田園風光,感受鄉村的寧靜與美好。
近年來,洪范池鎮堅持文旅融合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續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產業鏈,全面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增效,將采摘園、景區、研學基地、民宿等融為一體,讓鄉村真正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所在。
責編:孟彤暉
審核:張帆
責編:張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