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手機查看
□王新蕾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抓環保 促發展”百個典型案例情況。這些案例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用事實和數據切實證實了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這些典型案例中,強化綠色金融支撐,充分發揮財政金融政策工具激勵撬動作用,為全省環境治理和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金融支持,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點綠成金,正帶來盎然生機。
點上來看,全國首單漁業碳匯指數保險、全國首單海洋碳匯貸款、全國首單濕地碳匯貸款……一個個全國首單先后落地山東,綠色金融正在成為山東金融創新的主陣地。
面上來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末,山東省綠色貸款余額達到9292億元,較年初增加1207億元,同比多增738億元,綠色貸款余額同比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46.4個百分點。
由點到面,在綠色金融領域,山東何以走在前?
第一是政策環境。從省級層面到各市,相關部門出臺了大量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制度、政策、措施,完善綠色金融發展機制。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聯合相關部門制定印發《關于支持開展碳排放權抵質押貸款的意見》《關于金融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等制度文件,在全國率先推動碳排放權抵質押貸款規范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出臺全國首個專門針對生態環保領域的省級金融支持政策。
漁業碳匯指數保險、海洋碳匯指數保險、海洋碳匯貸款的全國首單均落戶威海,這背后,是威海市的政策創新: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發展綠色金融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全省率先印發《綠色貸款統計操作指引(試行)》,優化了綠色金融發展的外部環境。
臨沂市也在不斷完善政策環境,8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臨沂市綠色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和《臨沂市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獎勵措施》,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拓展綠色金融業務,給予最高50萬元的資金獎勵。
第二是先行先試。綠色金融是新鮮事物。敢為人先的綠色金融實踐,正在我省各市和各金融機構中次第推進。
山東省金融機構先后創新推出了碳排放權、可再生能源補貼確權、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等環境權益抵質押貸款產品,配套增加項目貸款支持。對需求大、投資回報期長的綠色金融項目,金融機構還積極通過銀團貸款予以協同支持。既有創新,又有合力,金融機構的先行先試,讓綠色金融由理念落到了實踐。
我省各地也在發力創新。青島市也大力推動綠色金融創新,上線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碳普惠平臺“青碳行”,推出國內首支“碳中和”主題理財產品,落地全國首單濕地碳匯貸、首單植被修復碳匯貸和山東首筆“碳中和”貸款等。威海市以爭創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為抓手,鼓勵有條件的區市和金融機構先行先試,指導榮成市積極爭創省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威海市還創新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全省首批2筆、9700萬元再貸款減碳引導項目落地。
第三是真金白銀。綠色低碳轉型帶來百萬億級別的融資缺口,僅依靠財政資金是遠遠不夠的,市場資金也在源源不斷地投向綠色金融。
山東首批省碳金融重點項目庫于3月底發布,共涵蓋420個建設項目,涉及融資需求1500億元。金融機構已對420個項目全部進行了對接,已有近70個項目獲得授信支持超500億元。
各地也在為綠色轉型匯集真金白銀。人民銀行煙臺市中心支行提出,實現綠色項目庫融資對接率100%,力爭煙臺市金融機構獲得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的貸款金額、企業數量居全省前列。截至4月末,煙臺市已有5家金融機構發放44億元碳減排領域貸款,帶動年度二氧化碳減排量達56萬噸;全市綠色貸款余額487億元,比年初增加59億元,同比多增42.9億元。
金融機構也在為綠色金融注入活水。其中,山東工行先后承銷發行了全省首單省屬國企綠色債券、全省首單權益類綠色債券等金融創新產品,截至5月末,綠色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170億元,同比多增100億元,余額、增量排名四行“雙第一”。
2022年是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提出的“綠色金融全面推進年”。有了持續向好的政策環境,敢于嘗鮮的先行先試,源源不斷的真金白銀,相信這一年,山東將在綠色金融領域開出新局。
責任編輯:付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