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劉明明
手機查看
在剛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上,14歲的全紅嬋在跳水女子10米臺中表現卓絕,三跳滿分摘金。然而,從媒體的采訪中人們得知,全紅嬋家是村里的低保戶,她的媽媽因車禍落下殘疾,全紅嬋的念想就是多賺錢給媽媽治病。
看到這樣的新聞,不少網友唏噓“奧運冠軍的家里居然這么困難”。但理性分析,哪個奮斗的人生是一路坦途呢?全紅嬋是一個為了改變自身和家庭命運而不斷奮斗的女孩子,令人尊敬。尤其是,她有天賦。
“她一出現,就斷了好幾個運動員的奧運金牌夢”
面對年少的全紅嬋吃過的苦、“讓步”的童年,曾經的奧運冠軍、跳水“女皇”高敏在接受采訪時說:“這些小孩兒是天才,他們是天才,你是埋沒不住的。要是把她放在她們那個年齡段里,其他孩子就連希望都沒有了。雖然小姑娘沒參加過多少國際比賽,但她一出現,就斷了好幾個運動員的奧運金牌夢。她就是天才,她是老天給我們的禮物。天才要靠他們的勤奮讓天賦顯現,我們常人才能看到她們的風采。”
本屆奧運會跳水項目的裁判、跳水“皇后”郭晶晶在自己的直播中說,東京奧運會給她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全紅嬋。她表示自己很羨慕,也很慚愧。她說,自己跳了20年的水都沒跳出過這么多滿分,小全一場比賽就全跳出來了。年僅14歲的她比14歲的自己表現得要好,她羨慕地表示“沒法比”。
北京奧運蹦床冠軍何雯娜看了比賽后覺得跳水太酷了,而且跳水和蹦床還是有些相似的,她就向郭晶晶咨詢跳水的事,打算讓小孩練跳水。結果郭晶晶說:“不小心碰上小紅這樣的對手只能回家洗洗睡了!”
在廣州線下觀看全紅嬋奪冠直播后,廣東跳水“教母”鄭觀志教練現場評價全紅嬋:年齡最小、難度最高、創造歷史。
也有網友說,真正的未來可期,大概就像郭晶晶評價全紅嬋這樣吧,一次能跳3個滿分,“我都做不到”。在這樣的心理素質下,若能被精心培養,未來成為“定海神針”也無不可呀。這才是真正的未來可期!
樸實、坦誠、可愛……家人是她最堅實的后盾
奪冠后記者采訪,全紅嬋的回答讓人忍俊不禁,覺得這個小女孩真可愛——
記者:“都說在你跳水的時候,跳下去幾乎沒有水花,你能感覺到嗎?”
有些害羞的全紅嬋說:“沒有感覺呀。”
記者:“你性格是什么樣的?”
全紅嬋(疑惑):“杏哥是誰呀?”
當被問到為什么想贏時,她坦誠地說:“因為我媽媽生病了,然后就很想賺錢,我要去給她治病,得賺好多錢,然后治好她。”
隨著全紅嬋的走紅,她的家鄉也成了網友的打卡地。父親全文茂在幾次接受采訪時的表現,讓人忍不住贊嘆:父親的格局很大。他先是拒絕了別人贈送的20萬現金:“榮譽是女兒的榮譽,不是我應該收的,不會消費女兒的榮譽。”緊接著,這位父親在接受采訪時又提到“我一直都是靠我雙手賺錢,種點甘蔗、蔬菜和稻谷去養他們去讀書”“孩子想要讀書,會支持她去讀書上大學,讀書才是第一步”。
如今,全紅嬋的弟弟和妹妹也在她的母校湛江體育學校練習跳水。妹妹全紅桃在接受采訪時說,姐姐預賽的207C動作沒發揮好,“有點變形,我看得出來”。而弟弟在被問及有沒有想過像姐姐一樣拿冠軍時,調皮地回答:“沒有。”
樸實、坦誠、不做作,種樹、訓練、互相幫襯,一起向前,改變命運,正是每一個努力奮斗的家庭的真實寫照。
她努力的樣子,是每一個奮斗者的寫照
命運的改變,除了天賦,還有她自己的努力。在人才濟濟、被稱為“夢之隊”的中國跳水隊,要脫穎而出,靠機巧、人際關系都是行不通的。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練唄”。狀態不好的時候如何調整?練。水花壓不好怎么辦?練。一天的訓練就能夠跳400次。五個動作,三個全滿分,兩個近乎滿分,讓裁判無分可挑,這就是努力的回報。她和家庭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一切一直掌握在她自己的手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就是勤奮,就是品德。
從全紅嬋身上,我們看到了社會各個角落里努力打拼的人們。他們或許早早成功,或許一直平淡無奇。但他們竭盡所能,用自己的雙手改變生活,改變家庭,改變命運,推動社會發展,讓生活更美好。
那些蹭流量的“網紅”,蹭關系的“親戚”,蹭熱度的宗族……與其靠蹭別人的成功來短暫獲利,不如向全紅嬋學習,靠自己實實在在的真本事改變命運。流量不長久,實力才是永恒。
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再天才的選手,在跳水這個項目還有一個“發育關”要過。高敏也坦言,要冷靜看待全紅嬋的成功。除了身體發育和技術關卡,她還要面臨少小成名的壓力。高敏呼吁,大家冷靜一點,不要把這小姑娘給“嚇”著了,希望大家在她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能雪中送炭。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劉明明 綜合海報新聞、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