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大眾網
手機查看
為探究濰北鹽堿地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華麗轉身,7月13日,青島農業大學“鄉約一下,遇踐青春”赴濰坊實踐服務團前往濰坊市寒亭區高里街道西官亭村實地考察,發掘新農業生產模式下的新鄉村發展狀況。
隊員正在對村民進行采訪
西官亭村隸屬于寒亭區高里街道,建于明末清初,歷史悠久,因青州衡王常來此地賞荷垂釣,特建造了一座“官亭”,故村名為“西官亭”。坐落于禹王濕地范圍內的西官亭村,正好處于溎河、豐收河交匯口的南邊灘地上,不遠處是更為廣闊的白浪河,特殊的“三河流域”使得當地地勢低洼,十年九澇,又是鹽堿地,特殊的土地使得當地村民對土地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實踐團隊通過與西官亭村支部書記程炳輝溝通了解到,以前村民種植傳統的小麥和玉米,產量低,收入微薄,村民不愿意再耗費心神種地,地漸漸荒廢了,人們外出去周邊或濱海地區打工維持生計,而這片鹽堿地也成了寒亭區的“老大難”。
這樣的鹽堿荒地“老大難”怎么就攻堅克難,順利蛻變成了省級文明村,實現全民致富了呢?在采訪完當地村支部書記程炳輝后,一切都有了答案。
程炳輝表示,2018年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在青島啟動了“中華拓荒人計劃”,后發現青島和西官亭村的土地情況接近,村委就通過濰坊濱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與袁隆平的海水稻團隊取得聯系,溝通交流后,團隊派人到西官亭村進行試種。村委會與村民商議成立合作社,進行土地流轉,村民用土地入股,提供土地和勞動力,科技公司提供核心技術,對海水稻進行集中化經營。這種模式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2019年海水稻種了兩千畝,結果當年就大豐收,2020年種植規模擴大到一萬畝,2021年又發展擴大到兩萬多畝。海水稻產業集中經營后,村民手里有地錢作為保障,可以外出濱海地區打工,可以就近在禹王濕地和海水稻種植區當勞動力,村民手里有兩份收入,入股的土地還會收到分紅,不用繳納建設村莊的錢,村民慢慢就富了。
實踐團隊了解到,“海水稻+”產業化生態圈最大限度地達成了濕地生態和村莊經濟的雙贏局面,因地制宜發展海水稻種植產業后,鹽堿地成了聚寶盆,西官亭村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第一產業將海水稻種植和濕地溝渠養殖相結合,稻田里養小螃蟹、小龍蝦,實現資源的合理化充分化利用;第二產業延長海水稻加工產業鏈,打造“西官亭”品牌小米和“禹米香”品牌的同時,深加工稻米,發展成米粉、米酒、米醋等產品;第三產業將農業發展和濕地觀光相結合,利用禹王濕地公園,實現蓮藕種植和文化旅游的有機融合,發展民宿和農家樂。鄉村振興的背后是產業的振興,是人才的引進,是村支部的正確領導。
對當地的產業振興狀況有大致了解后,團隊走進了村莊,行色匆匆騎著三輪車的大爺,扛著鋤頭準備干活的大爺,在村里開理發店的大娘,小小的村莊,每一個人都井然有序地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勞動著。走進一處小庭院里,通過和奶奶們的交談,了解到村里的核酸檢測程序、醫療補助和老人補貼等,村委實行人性化核酸管理政策,村民使用村委發放的核酸檢測紙就可以掃碼做核酸,以免智能手機掃碼對老年人核酸檢測造成困擾。在詢問團隊的來由時,一位奶奶說:“來農村好呀,農村就是一片廣闊的天地,讓你們年輕人闖蕩!”新鄉村需要注入年輕人的生氣,產業振興需要人才的加持。
隊員正在對村民進行采訪
沿著庭院向前走,映入眼簾的是禹王濕地青翠的荷葉,黑翅長腳鷸低空飛過荷塘的景色,這就是村里的集中發展區域,荷塘邊是成片種植的海水稻,稻田浸在水里,水里養殖著小螃蟹和小龍蝦,實現互利共贏。在帶領下,團隊走進海水稻融合發展示范中心和數字化海水稻智能育苗溫室進行參觀,展館對面是擴大種植規模后的海水稻示范區,一片片稻田在村民心里,就是希望之田。
隊員繪制的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宣傳海報
參觀之后,團隊兵分兩路,分工協作。一部分隊員在村莊里請當地的村民填寫關于鄉村振興的調查問卷,詳細調研村民對村莊建設的關切程度,同時對普通村民建立聯系,溝通并記錄有關村內大小事情尤其是經濟方面建設的意見或建議,不少村民表示,鄉村振興的好政策下,村集體積極作為,探索出了一條帶動村民共同富裕的美好道路,他們表示欣慰和支持。團隊成員根據回收的調查問卷,整理分析并形成書面報告,作為此次鄉村振興實踐考察成果的一部分。另一部分隊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憑借專業設備及拍攝經驗制作關于展現村容村貌和三產融合發展情況的照片和視頻,同時制作鄉村振興宣傳片和宣傳海報,主要以西官亭村為代表,面向外界發放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到“西官亭村”,這個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蛻變致富村,汲取有益經驗,探索振興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