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山東科技
手機查看
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黃河三角洲視察時強調“18億畝耕地紅線要守住,5億畝鹽堿地也要充分開發利用”。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積極挖掘潛力增加耕地,支持將符合條件的鹽堿地等后備資源適度有序開發為耕地。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助力后備耕地資源煥綠生金,對落實國家黃河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7月25-27日,山東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東營市科學技術局依托項目研究聯合舉辦了“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綜合治理與高效利用”院士行活動。活動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康紹忠領銜,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佳寶、中國工程院院士鄧銘江以線上形式參加有關活動。山東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黨組書記/院長、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東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儲林,山東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梁愷龍,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東研究院副院長黨安濤,東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永出席活動。
康紹忠院士一行先后赴東營市現代農業示范區、黃河入海口、中科院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以及黃三角農高區等田間地頭、科研一線,實地考察了黃河河口生態、水文、土壤、鹽堿地情況,就鹽堿地植物培育與產業化、種養循環以及排堿灌排設施建設等進行了現場指導。通過調研發現,目前黃河三角洲鹽堿地問題本質上是水的問題,水資源供需不平衡、地下水位高、海水倒灌、旱澇轉換頻繁等嚴重制約了后備耕地的高效可持續開發。
現場考察結束后,山東研究院邀請院士、專家與政府部門和鹽堿地農業重點企業開展座談交流,共同探討下一步我國黃河三角洲濱海鹽堿地綜合治理、高效利用與生產效能綠色提升的重點戰略與主要科技創新方向,為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把脈開方。
梁愷龍在致辭中指出,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是我國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利用難度最大的三角洲型鹽堿地之一,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既是山東的使命所在,更是潛力所在。省科技廳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組織開展了鹽堿地綜合利用科技創新行動,構建了鹽堿地綜合利用科技創新體系,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鹽堿地綜合利用新模式。下一步,省科技廳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把鹽堿地綜合利用作為落實黃河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加快推動鹽堿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為黃河安瀾作出更大的貢獻。
會上,各位院士專家對東營市在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綜合治理和高質量開發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與各部門及企業就鹽堿地開發利用存在的實際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康紹忠院士強調,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的開發研究將為我國乃至國際濱海鹽堿地改良利用提供借鑒和樣板,任重而道遠,需要暢通政產學研用一體化渠道,加強政府部門、科技和行業部門、企業協作,創新轉變綜合管理模式,深入挖掘鹽堿地開發利用潛力,共同揚起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龍頭。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綜合治理與高效利用及其生產效能綠色提升戰略研究”重大咨詢研究項目啟動會于7月27日在東營同步召開。項目負責人康紹忠院士表示,下一步,項目組將進一步轉變研究思路,明確項目定位,深入開展走訪調研,圍繞“卡脖子”關鍵問題進行系統性研究,形成鹽堿地高質量發展路線圖,因地制宜探索長效機制,提出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的高水平建議,為黃河三角洲鹽堿地高質量開發和可持續利用做出更大貢獻。
項目啟動會現場
省科技廳科技合作處、農村科技處,東營市相關部門、企業,中國農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山東省海河淮河小清河管理中心,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東研究院,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等共50余人參加活動。
(來源:省海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