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
兩會環保議題:受訪者普遍關注綠色出行及碳中和
2022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穩步有序推進。藍天多了,河水清了,環境美了,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待正一步步變為現實。你最希望兩會關注哪些生態環保議題?
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中青報全媒體平臺,進行了一項題為“你最關心哪些兩會議題?”的全國兩會青年期待調查。截至2月28日16時,共有72242人參與。調查顯示,在今年的兩會議題中,有37.9%的受訪者關注環保議題,且農村地區的受訪者更為關注,達到44.4%。
在兩會環保議題中,受訪者普遍關注綠色出行(60.1%)、碳中和(55.2%)、節約資源(54.0%)和推廣清潔能源(53.2%)。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專業大三學生朱明澄,非常關注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推進,“國家的碳中和政策實際是在利用市場手段,推動企業從節約成本的角度自發進行技術升級。以前,企業為降低成本會忽略掉環保環節。現在國家提出碳中和,就是要利用市場手段彈性地倒逼企業改革,其實是要給企業一個自然發展、自主調整的機會。如果企業不能做好技術革新,一定會被自然淘汰掉的”。
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搞“碳沖鋒”、運動式減碳。對此,33.6%的受訪者反對,其中15.4%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反對;35.5%的受訪者認同;30.8%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學專業大二學生楊帆認為,實現減碳的目標是需要時間的,所謂的運動式減碳缺乏長遠規劃。
朱明澄認為,如果通過運動式減碳來達到減碳的目標,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因為技術的研發不是說有就有的,也不是說用就能用的,要結合企業自己的發展周期。現在集中一段時間搞碳沖鋒、運動式減碳,很有可能打亂企業自身的生產部署,通過一段時間減產、一段時間增產來規避檢查。朱明澄覺得應該緊跟中央的統一部署,避免集中的、突破式的減碳運動。
今年大家最期待全國兩會關注哪些生態環境保護議題?調查中,排在前幾位的是:綠色出行(60.1%)、碳中和(55.2%)、節約資源(54.0%)、推廣清潔能源(53.2%)、減少水資源污染(52.9%)、深化垃圾分類(51.6%)、植樹造林(51.3%)、治理霧霾(51.2%)。
其他還有:保持生物多樣性(48.0%)、促進綠色消費(47.3%)、應對氣候變化(45.8%)、防治土壤污染(43.8%)、固體廢棄物處置能力(42.1%)等。
對于生態環境保護議題,楊帆比較關心固體廢棄物處置能力的提升。“有的小區垃圾分類做得很不錯,有專人監督管理,垃圾站旁邊還有清水供人們清潔手部。但仍有一些地方的垃圾分類只是做做樣子,垃圾筒上標明了分類標志,但垃圾回收人員在回收垃圾時,還是會把垃圾都倒到一個車里,根本就做不到分類”。
除了碳中和,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議題,朱明澄還很關注霧霾治理,“每當有霧霾天氣,既不能運動,出行也很不便。目前北京的空氣狀況在不斷好轉,但是一些城市空氣質量仍然堪憂”。朱明澄認為,空氣治理和減碳其實是連在一起的,都是環保的一盤大棋,他期待可以通過推動生產技術的進步、清潔能源的利用,來進行環境保護。
楊帆還比較關心綠色出行,“我喜歡新能源汽車,之前去新能源公司實習,感覺很酷,希望以后能買一輛新能源汽車”。楊帆也是一名自行車愛好者,她希望能夠在全國更多城市普及自行車專用道,助力綠色出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實習生 潘澤強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張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