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望岳談|百萬重獎工人,山東創新實打實
2022
□趙豐
全國兩會前夕,山東一則新聞引人關注:操作工管益輝團隊,拿了100萬元創新獎金。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管益輝團隊,憑借一項高速列車輪對軸箱加工技術改造應用成果,獲得2021年度山東省職工創新創效競賽省級決賽特等獎。工人也能像科學家一樣獲得這么重的獎勵,這項競賽屬全國首創,特等獎100萬元,獎金之巨,在全國也最具力度。
創新不問“出身”。從山東重獎一線工人創新這則消息,讓人感受到山東創新之實打實。
創新技術實打實。這個故事中,高鐵中的輪對軸箱體相當于高速動車組的“膝蓋”。以前需要從國外進口,費用高、采購周期長、供貨渠道受不定因素影響大。管益輝團隊研發的軸箱體零部件,一個成本就降低了幾千元。該項技術成果為中國高鐵打造了品質過硬的的國產“膝蓋”,實打實地解決制約高速動車行業快速發展難題。
創新付出實打實。管益輝白天工作學習,晚上做筆記查資料,與同事們一起經過成百上千次地攻關與試驗,打造了業內知名的軸箱體柔性制造團隊。在發現制約高速列車快速發展的關鍵問題后,管益輝和同事7年試驗攻關,最終發明了鑄鋼分體式軸箱體。實打實付出,才有實打實的創新技術,政府實打實巨額獎勵可謂實至名歸。
創新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創新需要把各環節工作做實,一步一腳印,堅定往前走。
細看山東工作動員大會這些創新部署,也著實透著一股實在勁兒。
力度大,投入實。科技創新就是“真金白銀”,也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請看這3個數字:今年,山東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在2021年基礎上再增10%,達到145億元,是2018年的4.5倍。大投入見大成效,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全球首款“國密算法高抗沖突物聯網安全芯片”面世,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智能雪蠟車亮相冬奧會,世界首座四代技術高溫氣冷堆核電機組并網發電,柴油機本體熱效率首次達到51.09%……
問題準,措施實。誰才是創新的主體?是企業,更是人才。雖然被稱作人才大省,但山東很清醒,人才工作仍有短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期山東“大動作”頻頻:啟動省首批國際頂尖科學家工作室組建工作;深入實施“萬名博士、十萬碩士、百萬大學生創業齊魯計劃”,建立青年人才成長全鏈條支持機制。3月中旬,“山東—名校人才直通車”將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人才招聘對接專場。今年,省市將聯動分別開展100場以上線上、線下引才活動……
決心大,落地實。說一千道一萬,落實是關鍵。山東專門強調“加強推動落實創新”,要創新方式方法,一起動手抓落實,杜絕把說了當做了,把做了當做成了,全閉環狠抓落實工作機制,正向激勵、反向倒逼,推動創新發展落到實處見到效果……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
今年虎年新年上班第一天,山東召開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以創新求突破,重點做好“十大創新”。創新發展,不進則退、慢進亦退、不創新必退。厚實的山東人正以百分百的動力、實打實地發力,干出實打實的成績,寫好這份創新答卷。
策劃:婁和軍
記者:趙豐
大眾日報客戶端出品
責任編輯:郭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