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望岳談|從一場改革述職問詢會,看山東系統集成創新力
2022
李 麗
□李 麗
全國兩會前夕,山東的一場國企改革述職問詢會引人關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政府部門代表成為“考官”,現場把脈國企改革的成色。
這本是一場麻辣問詢,卻有企業家當成一場問診。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用一半以上的時間向現場觀眾剖析了當前改革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述職問詢結束后,省國企改革領導小組會在梳理共性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指導省屬企業改革的細化方案。尤其對企業提及較多的難點問題,相關部門將主動認領,逐一落實。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40多次提到“改革”。
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改革是“關鍵一招”。山東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
作為一項制度創新,山東國企改革述職問詢,既能把脈改革攻堅的實效,又能為企業釋放改革積極性找到穴位。山東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走在全國前列,用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任務的90%。在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的2021年上半年地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改革任務評估結果中,山東列A級首位。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今年山東提出推動改革由專項突破向系統集成升級。集成改革,要“望聞問切”,既善于觀察,更耳聽八方,吸納各方意見,找準問題,對癥施治。
系統集成是一種思想方法也是一種工作方式,如同中醫思維整體觀,讓改革更注重協同推進,更從大局和整體著眼。山東在全國率先將“一業一證”改革由20個行業拓展到50個行業,實現全省全行業全覆蓋,這就是系統集成的一個典型案例。
一位企業負責人點贊山東辦證快,他在一天時間就拿到了包含5張證書在內的1張綜合許可證。這正得益于山東正在推進的“一業一證”改革。這家公司屬于休閑農莊行業,如果在過去,要分別找不同部門拿到5張證書,包括取水許可、食品經營許可、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出版物零售單位和個體工商戶設立與變更審批等,這需要用3個月的時間來辦理。山東省加快流程再造推進“一業一證”改革后,各部門協調配合,先是在餐飲、便利店、藥店等20個行業進行試點,將一個行業多個許可證件,合并為一張載明相關行政許可信息的行業綜合許可證,一天時間就能辦理完畢,目前已擴展到50個行業。
不僅如此,山東2021年謀劃推出112項年度改革任務,圍繞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推動100余項高頻事項集成辦、極簡辦、全域辦。依托“愛山東”APP設立“雙全雙百”掌上服務專區,通過集成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電子檔案等基礎應用,推動實現身份證、營業執照、不動產權證、結婚證等217類電子證照自動調用免提交, 343類電子證照實現“亮碼亮證”……集成改革使營商環境優化大大提速。據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結果顯示,山東連續兩年入選營商環境最好十大省份(含直轄市),2021年位列全國第5名,站穩第一方陣。
改革就要真刀真槍。系統集成,離不開改革攻堅。就如中醫施治中,關鍵之處要敢用針灸,破膚入穴,針針見血。
符合政策的企業不用申請,只要符合條件,資金就可直接到賬。這就是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濟南首批20項市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已為企業兌現政策資金6.24億元。全國省會城市首個市級企業服務中心去年在濟南成立,統籌、整合、協調全市涉企服務職能等資源要素,為企業提供“一口辦理”、全鏈條、全天候、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成為打造濟南服務企業特色品牌。濟南的改革創新做法,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全面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清理一批妨礙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隱形門檻和壁壘,推出一批適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要的政策包,打造一批集約化審批、智慧化服務的特色品牌,培育一批創新性引領性的示范標桿……在推動改革由專項突破向系統集成升級,山東這些改革無不是號準脈,扎對針,見實效。
辨證施治、望聞問切,系統集成,山東改革攻堅向前沖!
責任編輯: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