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大眾網
鄒慧
手機查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鄒慧 邱翔 日照報道
騎摩托、背藥箱,來去如風,曾經的“赤腳醫生”現如今已成為村民健康的守護者。今年55歲的袁安寧在日照市嵐山區巨峰鎮薄家口村衛生室從事醫療衛生工作,一干就是32年。這些年來,袁安寧一直秉著一顆“醫者仁心”,走村串戶、默默堅守,贏得了薄家口村廣大村民的稱贊和認可。
“成為一名鄉村醫生,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看病。”袁安寧說。
袁安寧告訴海報新聞記者,他的父親也是一名鄉村醫生,曾作為一名軍醫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小時候偶然間看到了一本中醫的書,當時就覺得書里的內容很神奇,自此之后,中醫的學問就深深吸引著我。”兒時難忘的記憶,在袁安寧的心中埋下了立志從醫的種子,也讓年幼的袁安寧暗自下定決心:長大后一定要當一名醫生,繼承父親的“衣缽”。
高中畢業后,袁安寧去中西醫學校學醫,后來真的成為了一名鄉村醫生。
在薄家口村當鄉醫,一干就是32年,看病、治療、出診幾乎都是袁安寧一個人。“在衛生室看病是首診,鄉親們在我這里能看好病,就不用再去其他醫院奔波了。”袁安寧告訴記者,健康無小事,不管感冒、摔破皮,對鄉親們來說都是大事,“能夠幫助他們減輕痛苦、緩解癥狀,這是我最大的成就。”
袁安寧說,自己接觸的都是本鄉本土的老百姓,鄉里鄉親的,從小看著自己長大,就像是一家人。圖為村民劉大娘用手比劃袁安寧兒時的身高。
有耐心、服務好,秉著“能不花錢就不花錢”的收費辦法,袁安寧對村民們一律免收問診費,除了拿藥打針的基本費用,不收取任何治療費。
“年齡大了,不管哪兒疼了,安寧一治就好了,也不收錢。”村民劉大娘告訴記者,薄家口村是一個產茶村,有些年齡大的村民們采茶后總是會出現腰酸背痛等癥狀,袁安寧為了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綜合醫療知識,邊工作邊學習,在閑暇時仔細研讀有關中醫的醫學書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通過中醫正骨按摩的方法來快速有效地為村民治療,深受大家的信賴。
薄家口村地處日照市嵐山區巨峰鎮百里綠茶長廊,號稱“南茶北引”第一村。
“我在村里擔任鄉醫30多年,對村里的每條路、每戶人家都非常熟悉。”面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袁安寧主動參與到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義無反顧地站在了基層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一方面在為村民提供日常診療服務的同時,同步做好測量體溫、講解防疫知識等工作;另一方面主動和村干部一起,早出晚歸做好居家健康監測人員的入戶核酸檢測等工作。
“從早上六點開始,持續工作四個小時,穿著防護服早就汗流浹背了。”袁安寧告訴記者,近期他負責整個村子的核酸檢測采樣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值得。”
32年來,袁安寧櫛風沐雨、穿梭田陌,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護佑著薄家口村村民的身體健康。“作為一名新時代鄉村醫生,我最想看到的就是鄉親們恢復健康后,臉上露出的舒心笑容,這讓我覺得自己做的事特別有價值。”袁安寧說。
“?咀,就是用牙咬成一段一段的意思。”
袁安寧告訴記者,世事猶在咀嚼間,藥品需要?咀,知識需要?咀,人生也需要?咀。當初朝氣蓬勃的袁安寧,如今也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他卻依然不改守護村民健康的初心,懷揣著一顆“醫者仁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
記者手記:
他是最貼近村民的“赤腳醫生”,也是隨叫隨到的“鄉村120”。當越來越多的人走出鄉村、走向繁華的城市,以袁安寧為代表的鄉村醫生們卻選擇留下,在農村基層衛生崗位上默默奉獻,用責任守護老百姓的身體健康。據了解,目前全市共有2887名鄉村醫生,在農村基本衛生保障和疾病預防工作中起到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