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張春曉
手機查看
這兩年,山東對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強,“雙一流”高校優選生來魯就業人員大幅增加,各類人才更加看好山東發展,齊魯大地正成為人才翹楚施展才華、創新創造的沃土。
2月7日,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在濟南舉行。與以往的“開年大會”比較,這次大會強調,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重點抓好“十大創新”。其中,人才引育創新是重要內容。招才引才有哪些實招新招,請看這兩家魯企——
“科技副總”帶來了什么
淄博:一名“副總”對接一所高校鏈接一個平臺
□記者 張春曉 通訊員 邵長龍
自從被選聘為山東慧科助劑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副總”,李德剛每周要拿出兩天時間“靠”到企業這邊。“現在,公司上下沒有不認識的,誰擅長干啥心里也有數。”李德剛笑言。
李德剛是山東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他的到來,讓慧科公司董事長唐守余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李教授團隊研發的新型分子篩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們利用這一技術開發出PVC復合助劑,年產達2萬噸。去年這一新產品銷售額達到3000萬元。”
選聘一名“科技副總”=?淄博市的答案是:對接了一所高校,鏈接了一個平臺。
近兩年,淄博市創新選聘高校學者到企業擔任“科技副總”,搭建校企嵌入式合作平臺,讓更多人才走進企業、助力產業、建功立業。
淄博市委人才辦按照征求企業需求、開展匹配對接、任前集中培訓、實地合作對接、派駐企業工作、年度綜合評價等6個環節,從市內外高校選聘博士或副高級以上職稱專家擔任企業“科技副總”,建立雙向選擇、自主評價、補貼激勵、試用退出于一體的完整鏈條。
擔任“科技副總”和過去跟企業的合作有什么不同?“從以往單純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轉變為對企業研發方向、產業項目等方面有了決策權。舉一個小例子,過去我是‘接’企業的研發項目,現在我能‘批’項目,把研發項目交給合適的科研人員做。”李德剛說,慧科公司PVC復合助劑這條生產線,從布局到找人找市場,都是由他來主導。這一技術項目,還獲得了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為健全完善激勵機制,淄博市鼓勵企業為“科技副總”通過科研項目合作、技術入股等形式,提供兼職報酬,同時企業為每名“科技副總”按月提供不少于1000元的交通補貼。對評估優秀的“科技副總”,市財政給予3萬元獎勵,并優先推薦申報重點人才工程、重點研發計劃等。
目前,已有來自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等10余所高校的363名人才,履新淄博市有關企業的“科技副總”崗位,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260余項,轉化成果130余項,148名“科技副總”擔任“大學生工作團”團長,帶領1500余名大學生來淄體驗。
聘“引才大使” 搭招引橋梁
山東人才集團:“四張圖”找到人才招引“新大陸”
□記者 張春曉 通訊員 王本江
近日,泰安市泰山區向山東人才集團提出3家高科技企業的5位高層次人才需求。不到1天時間,由山東大學教授張禎濱等“引才大使”推薦的高層次人才已有6人。
作為全國首家省級人才集團,山東人才集團發揮市場機制優勢,秉持開放交流引才理念,創新以才引才模式,面向全球招募“引才大使”,擴大人才“朋友圈”,高效匯聚人才。去年12月底,首批聘任62位“引才大使”,其中海外人才15位,省外人才23位,省內人才24位,覆蓋山東“十強”產業各領域。
為山東和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對接廣西大學鄭含博教授;為山東聚鑫集團鋼結構有限公司精準對接同濟大學,先后幫助引進陳濤教授“新型墻板體系裝配式鋼-混凝土組合結構項目”和朱鵬教授“工業化裝配式H型鋼梁結構項目”……因為引才精準“對路”,山東文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傲福,成為山東人才集團首批聘任的“引才大使”之一。“聘任到位后,人才集團根據我們的引才優勢領域、區域進行了分類,迅速建立了聯絡群和聯絡專員隊伍,形成彼此之間的聯絡機制,人才集團也會及時發布省內引才需求,跟進我們牽線的合作項目。”夏傲福說。
“如果人才招引還沿用‘老地圖’,就找不到‘新大陸’。”山東人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衛中表示,著力讓“引才大使”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發揮引才作用,人才集團緊緊扭住人才數據這個“牛鼻子”,搭建智慧人才云平臺,匯聚人才數據3000多萬條、企業園區數據4000多萬條、專利成果數據4000多萬條、人才政策數據3萬多條、需求數據4萬多條。“通過設計人才地圖、產業地圖、政策地圖、科創地圖,創新數據應用,讓‘引才大使’在社會‘大場景’中找準人才、企業需求‘小切口’中服務人才。”王衛中說。
為激發“引才大使”的積極性,人才集團還建立激勵保障措施,明確“引才大使”的職責任務,提出日常工作經費和引才獎勵相結合,其中,給予引才大使每年工作經費1萬元,額外協商確定引才活動經費補貼,推薦的人才被聘用或項目成果落地的,按照推介服務費的50%給予“引才大使”獎勵。
責任編輯:楊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