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董昊騫
手機查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濟南報道
9月2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加快建設‘精致城市·幸福威!敝黝}介紹有關情況。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閆劍波介紹,“十三五”時期,是威海市高點定位、奮勇爭先,爭當全省走在前列排頭兵的五年;是保持定力、主動作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五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的五年。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發展”作為總目標總方向總遵循,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交出六份“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設合格答卷。
在農村建成574處老年餐桌,讓老年人能夠吃上“一頓熱飯”
閆劍波介紹,第一份答卷是城市建設,精致城市建設的路徑越來越清晰。威海市提出“六個精字”的思路,即:精當規劃、精美設計、精心建設、精細管理、精準服務、精明增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各領域、各環節都按照精致的要求和標準來優化提升。
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會留下一些遺留問題,這幾年,威海重點解決了4個方面的遺留問題。首先是辦證難問題。2018年開始進行摸排,全市有近16萬套房屋因為各種歷史原因辦不了產權證,威海用2年時間,已經化解了15.7萬套,化解率超過98%;其次是“半拉子”工程問題。威海摸排了全市242個閑置項目及“半拉子”工程,通過騰籠換鳥、破產重整等方式,已經盤活220個;再次是城市低效用地問題。共排查出40個片區、1.9萬畝低效用地,現在已經完成整治5057畝;最后是城市管理服務中不精致、不文明、群眾不滿意問題。去年威海市利用無人機航拍的方式,從空中的視角查找隱藏在城市中的環境問題,當年就解決了1284個問題,從細節上提升了城市的精致度。
同時,從群眾關注的身邊事入手,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比如,改造了170個老舊小區,解決了一大批影響居民生活環境的問題。推行“暖心食堂”計劃,在城區建成47處社區食堂,在農村建成574處老年餐桌,讓老年人能夠吃上“一頓熱飯”。在街頭新建215處口袋公園,滿足居民和游客的休閑需要。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市常住人口290.7萬人,比上次人口普查增加10.2萬人,“十三五”期間城鎮化率由63.2%提高到70.2%,城市宜居指數保持全國前列,美麗城市、智慧城市建設成為全國全省試點。
成為全省唯一“能耗雙控”考核提前完成“十三五”任務的市
第二份答卷是創新驅動,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閆劍波說,威海的創新環境指數全省第一。高新技術企業由291家增加到738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由38.8%提高到68.7%,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到1441家。
威海的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晉升全省第一梯隊。魏海市有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瞪羚企業、“小巨人”企業244家,這些“專精特新”企業都有“撒手锏”產品。比如大家在注射疫苗時用的注射器,威高集團就承擔著全國70%的新冠疫苗用預灌封注射器保障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威海的高耗能企業、重點污染單位數量全省最少,是全省唯一“能耗雙控”考核提前完成“十三五”任務的市。
第三份是擴大開放的答卷,對外開放新高地效應日益顯現。
威海在對外開放領域承擔著3項國家級試點任務,分別是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這些試點政策的疊加效應,使威海的對外開放走在全省前列,無論是外貿還是外資都處在全省領先水平。
成立全省首支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基金,多項新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作為海洋城市,威海交出的第四份答卷是海洋強市的答卷,海洋經濟特色更加鮮明。
閆劍波在發布會上表示,威海堅持科學用海、科技興海、產業強海、生態護海、開放活海“五個導向”,做深做足海洋特色文章,推動實現四個轉變。
首先是海洋捕撈由近海向遠洋轉變。全市實際經營遠洋漁船473艘,船隊規模和產量產值全省第一,總功率全國第一。
其次是海水養殖由低端向高端轉變。全市有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4處,占全省的25.9%,海洋牧場面積突破120萬畝。威海海產品年產量長期穩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去年達到287.3萬噸,人均1噸左右,有關資料顯示,全國、全省人均只有46.4公斤和82.9公斤,說明威海作為“海上糧倉”的優勢突出。
再次是海洋制造業由海產品加工向高附加值產品轉變。威海成立全省首支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基金,企業開發的可注射骨修復材料、高品質藥用海洋蛋白等新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造船、釣具等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入選首批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被評為中國釣具之都。四是海洋服務業由傳統業態向新型業態轉變。成立國際游艇產業研究院,建設運營千公里山海自駕旅游公路,游艇、垂釣、休閑運動等新興產業都得到長足發展。
空氣質量、能耗指標均居全省第一
威海在實踐和探索中,交出的第五份答卷是環境保護,生態城市品牌進一步擦亮。
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城市,威海實施最嚴格的環境監管、最積極的生態建設、最集約的資源利用,生態環境領域的國家級榮譽基本囊括,一系列生態環保指標全省最優、全國領先。比如“三個最優”:空氣質量最優,在全省唯一連續5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去年空氣質量9項指標均位列全省第一。能耗指標最優,“十三五”期間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4.8%,煤炭消費控制工作排名全省第一。海水水質最優,最新發布的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威海海水浴場全年為優質海水,是全國9個優質海濱城市之一。
最后一份答卷是民生保障,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提升。去年威海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閆劍波說,“十四五”時期,將把精致、幸福、現代化作為統領各方面建設的核心要求,大力推進產業現代化、城市國際化、新型城鎮化、發展綠色化、治理現代化,爭當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