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崔雅倫
手機查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崔雅倫 通訊員 王奕澎 濟南報道
“來‘青衿學堂’,學黨史、強信念,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依托“青衿學堂”,組織百名團學骨干、學生代表開展“百人百課講百年黨史”微黨課宣講,挖掘培養了一批朝氣蓬勃的“黨史領學人”,制作推出了一批“指尖上學習”的黨史微課。
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學生聯合會立足青年學生特點,策劃推出“三百”系列主題活動,深入開展“我為青年辦實事”實踐,引導高校團員青年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上持續發力、書寫新篇。
以“三百”活動為載體,引導青年學思踐悟
“百校百人講百年”,學習宣講新思想
高校共青團組建以青年講師、學生會成員、團支部書記、“青馬工程”學員為主力的百支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通過主題宣講、微黨課、慕課等多樣形式,面向廣大青年學生、班級團支部開展主題宣講,講好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和故事。
“今天請大家跟隨我們的鏡頭,一起了解下‘一門三烈士’的故事”,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一名團支部書記實地尋訪長清崮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拍攝微黨課,帶領鏡頭另一端的同學身臨其境,感悟崢嶸歲月。學校團委通過發動班級團支部書記走到臺前、走進支部,用鮮活的故事講述黨史,讓黨史學習以創意的方式走入青年心中。
“以青春之小我解讀風華正茂之大黨的青春密碼,時刻領悟真理的味道”,在濟南大學團委舉辦的“百名青馬學員講百年黨史故事”分享會上,“青馬工程”學員以青年視角向同學們分享那些飽含力量激動人心的金句,帶動身邊的青年學習新思想,激發“強國有我”的責任擔當。
魯東大學“星火燎原”黨史學習實踐團開展宣講
山東科技大學組建“知行”青春宣講隊、魯東大學成立“星火燎原”黨史學習實踐團、濱州醫學院打造“熠韶華”大學生時政宣講團……一支支富有特色的青年“領學人”隊伍,一批批90后00后成為學習新思想、宣講黨史的主角,他們先學一步、深講一層,用青年的語言講給青年聽,用青年的方式帶動青年學。截至目前,各高校組建學習教育宣講團231個,開展線上“黨史微課”2456節、線下宣講2361場,135萬青年學生參加學習。
“百校接力唱百年”,紅歌經典深入心
聊城大學青年學子唱響《黨旗飄揚的方向》MV
充分發揮文化育人作用和新媒體宣傳優勢,“百校接力唱百年”線上傳唱活動掀起校園傳唱紅色經典、賡續紅色精神的熱潮。聊城大學唱響《黨旗飄揚的方向》、濰坊學院演唱紅歌《唱支山歌給黨聽》、山東警察學院齊唱《少年壯志不言愁》、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師生接力共唱《我們都是追夢人》等,近百所高校學子紛紛以歌為語,制作推出經典紅歌MV、音視頻等歌唱作品185件,為慶祝建黨百年獻上青春禮贊。
青年師生將黨史學習成效轉化為創作的靈感源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生原創歌曲《啊!紅船》,中國海洋大學團干部譜寫一曲《風華正茂》,通過歌聲將感人的黨史故事帶到同學身邊,唱出謳歌黨的豐功偉績的好聲音,推動高校團員青年黨史學習教育走“新”更走“心”。
“百校藝術繪百年”,紅色基因代相傳
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學生聯合會發起“青蓮藝術獎·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山東省大學生美術書法作品展”,近萬名青年學生通過不同的藝術表達抒發愛黨愛國情懷,用青年喜歡的方式將黨史融入藝術,讓黨史學習教育以創新融合的傳播方式更入腦入心。
山東管理學院“迎建黨百年 憶百年征程”繪百米畫卷活動
小畫筆,大情懷。山東管理學院組織了一場“迎建黨百年 憶百年征程”繪百米畫卷活動,從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到2021年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300余名師生以畫傳情、以畫言志,用百米長卷記錄下黨走過的百年奮進路,以獨特的方式引領廣大青年回顧黨的歷史和成就,感悟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和為民情懷。
煙臺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山東藝術學院、棗莊學院等高校團委立足實際,舉辦特色繪畫活動、主題藝術作品展等,一件件繪畫、書法、篆刻等創意新穎、風格多樣的黨史主題藝術作品,既是一場藝術盛宴,更是一堂生動的黨史教育課,讓紅色基因在青年中點燃傳承。
以辦實事項目為抓手,助力青年成長成才
“青鳥計劃”,服務青年發展的“暖心一步”
山東大學團委與高唐團縣委密切合作,立足“青鳥計劃·實習實踐季”,開展“希望小屋”暑期支教活動,針對孩子們所在年級和學習水平不同,有針對性地進行數學、英語、物理等課業輔導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山東大學“希望小屋”專項隊伍先后組建60支、300余名大學生,與15市38個縣區的216位“希望小屋”受助兒童建立長期結對關系,在學業輔導、愛心陪伴、興趣培養等方面開展幫扶,為少年兒童成長保駕護航。
山東師范大學學生會精心推出“就業禮包”服務項目,深受同學們歡迎,在“青鳥驛站”設立“就業服務門診”,提供簡歷制作、法律援助、職場維權等咨詢服務,依托“青鳥計劃”信息員隊伍,根據專業類別篩選發布就業實習崗位1萬余個,通過“就業和實習崗位數據庫”“山師學子人才數據庫”,點對點精準推送,用務實舉措助力青年學生高質量就業。
校地合作青年“雙創”行動,打通創新創業“最后一公里”
聚焦解決青年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落地、成果轉化等難題,山東省學聯立足“挑戰杯”科創賽事,推出企業技術難題攻關“揭榜掛帥”項目15個,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計算機編程等,服務企業對科研生產中的難點痛點發布需求榜單,高校青年科創團隊打擂揭榜、開榜簽約,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10所高校的57個團隊參與競榜。
濟南歷城區團委與駐地高校合力搭建當地稅務、人社、工信等職能部門與校友企業、青年創業者精準對接渠道,促成山東大學與洪家樓街道、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與中化學交通集團、山東冶金技師學院與山東耀華玻璃集團等達成合作共建協議,同時打造“盒子青年節”青年雙創新IP,輻射青創團隊千余個,收到大學創業計劃70余份,12支創業團隊獲得入孵資格,吸引魯信創投、黃河三角洲基金等20家投融資機構與多個創業項目達成總額2400萬投資意向,助力青年大學生創業夢想轉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