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國宗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2017年起,先后到新疆阿克蘇地區、新疆伊犁伊寧市從事法律援助服務,2019年被派到青海省囊謙縣從事法律援助服務,服務于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初心不改,孫宏業律師連續兩年在雪域高原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振勇 青海囊謙報道
孫宏業,山東國宗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2017年起,先后到新疆阿克蘇地區、新疆伊犁伊寧市從事法律援助服務,2019年被派到青海省囊謙縣從事法律援助服務,服務于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法律援助路上,沒有終點,從2017年5月至今,孫宏業從援疆到援青,追逐“1+1”法律援助夢想從未停止。
工作之余,孫宏業律師和“1+1”大學生志愿者卡巴卓毛為當地群眾提供法律咨詢。
初心召喚,再入雪域高原
6月4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隨“1+1”中國法律援助采訪組驅車來到囊謙縣,見到了在這里進行援助的孫宏業律師。高原氣候在這位山東漢子黝黑的臉上刻畫出了桑滄的痕跡。孫宏業告訴記者,一定要注意高原反應,行動要慢。這里高原氣候一天多變,藍天白云晴空萬里會瞬間下起大雨,他一再提醒記者注意千萬別感冒。
高原天氣變化無常,孫宏業律師和同事們到牧區進行法律宣傳,碰到雨天是經常的情況。
遠處的扎曲河還在奔涌,不遠處的雪域高原和藍天白云仿佛召喚著雪域高原的法律援助者。2019年7月8日,孫宏業告別了妻兒和朋友,從齊魯大地奔赴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成為了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法律服務中心唯一的一名律師。
囊謙縣藏族同胞眾多,“1+1”大學生志愿者卡巴卓毛是孫宏業律師最好的翻譯助手。
囊謙縣地處青海省最南端,雪山草原綿延不絕,三江源地區的河水奔流不息,十幾萬居民在此世代繁衍。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囊謙縣是無律師縣,法律人才奇缺,孫宏業的到來填補了這一空白。
孫宏業剛來囊謙時,高原反應強烈,呼吸比較困難,晚上深夜不能入眠。盡管有諸多生活不適,但當他看到外地民工需要討薪,受傷民工需要維權,弱勢群體需要幫助時,在一年的法援期滿后,他再次選擇堅守在囊謙縣。
孫宏業律師和同事們為藏族同胞措拉故意傷害案做調解工作。
“我將再接再厲,不忘初心,為‘1+1’ 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寥寥幾字,便好似一團烈火,驅使孫宏業在遙遠的雪域高原傳遞法律的溫度。
6月4日晚上,孫宏業律師和“1+1”大學生志愿者卡巴卓毛為拆遷案件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
用擔當,譜寫奉獻之歌
“法律援助律師做的不是收服務費的‘買賣’,而是給困難群眾提供援助服務,維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作為這里唯一的律師,孫宏業除了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在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外,還要協助縣政府處理行政復議案件及上訪投訴案件,同時在看守所值班處理涉法事務,工作范圍幾乎涵蓋了整個囊謙的涉法事務。/p>
囊謙縣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只有兩個值班員,由于她們缺乏法律服務的實戰經驗,孫宏業主動擔負起了傳幫帶的任務,為“1+1”大學生和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提供法律指導,指導她們如何書寫訴狀、如何解答法律咨詢,如何在進行民事調解后進行司法確認,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孫宏業律師主動擔負起了傳幫帶的任務,為“1+1”大學生和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提供法律指導。
當他為信訪事件和行政復議案件提供法律意見書的時候,當他在開展法治講座看到無數雙渴望的眼神時,當他看到為民工打贏官司,農民工拿到工資時開心的微笑時,孫宏業感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他說,做律師不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社會責任。
厚厚的卷宗,記錄了孫宏業律師的援助故事,也承載著受援人的希望。
自2017年孫宏業參加“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以來,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50余件,免費為當事人書寫法律文書800余份,提供法律咨詢2800余次,為農民工140余人提供訴訟服務,為弱勢群體挽回經濟損失400余萬元,他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服務地的法治政府建設和法治扶貧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孫宏業律師滿腔的工作熱情和無私奉獻的從業精神感動著受援群眾。
2019年12月,孫宏業被授予 “司法部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21年1月被授予 “山東省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自2009年“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開展以來,一批又一批像孫宏業這樣的律師,放棄原本豐厚的收入,拋家舍業,來到律師資源匱乏的落后貧困地區,在艱苦甚至惡劣的環境中,默默奉獻。孫宏業律師說,選擇“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將是他一生無悔的選擇!
山東國宗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2017年起,先后到新疆阿克蘇地區、新疆伊犁伊寧市從事法律援助服務,2019年被派到青海省囊謙縣從事法律援助服務,服務于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