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
2021年計劃報告草案多處涉及山東 描繪齊魯新藍圖
2021
姜雪穎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道
3月8日,國新辦舉行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寧吉喆在會上介紹,近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及2021年計劃報告草案已提交“兩會”審查。
大力推進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點擊計劃報告草案中一個個關鍵詞,山東新藍圖展現在眼前。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講好“黃河故事”山東篇章
寧吉喆指出,關于2021年計劃報告草案,主要是總結去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提出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政策取向和具體任務,提請全國人大代表審查和全國政協委員討論。全國人代會通過后,將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依據。
記者梳理2021年計劃報告草案,其中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再部署。明確以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中游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下游黃河三角洲等為重點,實施重大生態環境保護工程、河道和灘區綜合治理提升工程。此外,要求系統保護黃河文化遺產。
山東省新舊動能辦副主任王海林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山東將科學組織實施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同時,黃河下游生態保護、保障水安全、推進高質量發展、提升黃河文化影響力等工程將成為山東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山東將實施黃河口國家公園建設、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修復等工程,增強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王海林補充稱,將加快建立覆蓋黃河干支流河道的智慧防汛指揮系統,打造黃河長久安瀾示范區。同時,創新搭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院、人才合作培養基地,加強與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協同發展,放大黃河流域開放門戶優勢,積極推進與沿黃省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黃河流域改革開放先行區。
在提升黃河文化影響力上,山東將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內涵,講好“黃河故事”山東篇章。
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山東2020年GDP總量全國第三
2021年如何構建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2021年計劃報告草案提出,大力推進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有力促進環渤海地區合作加快發展,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
在2018年初,國務院批復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一場具有全國試點意義的新舊動能轉換就此啟動。
按照新舊動能轉換“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總體部署,三年來,山東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淘汰落后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等領域成效明顯。
2020年,山東交出“三年初見成效”答卷,GDP增速全國第三,經濟總量達7.3萬億元,“十強”產業增加值增長超過6.6%。2018年初確定的“五年取得突破”19項規劃指標,7項已提前完成。
記者梳理《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草案”)中,其中提出,“十四五”必須搶抓發展“黃金期”,加快構建新動能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取得突破、塑成優勢。
綱要草案更為新舊動能轉換設計了具體的路線圖。逐一明確了“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方向和重點,加快實施裕龍島煉化一體化、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等重大標志性項目,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實施強鏈、建鏈、補鏈、保鏈系列工程,塑造一流產業生態,大力培育“領航型”企業,帶動形成千億級、五千億級、萬億級產業集群。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國祥也于近日表態,2021年是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發展的開局之年。濟南先行區將堅決扛起強省會戰略主陣地和生力軍的光榮使命,高起點謀劃、快節奏推進、高標準建設,加快打造“未來希望之城”,全力推動省會“北起”全面起勢。
責任編輯:張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