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
讀懂兩會④丨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交出“三年答卷”
2021
滿倩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濟南報道
三年前的今天,對山東來說,意義重大。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就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山東“要充分發揮農業大省優勢,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這是交給山東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可是,實施鄉村振興,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更沒有現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經驗,山東鄉村振興的道路怎么走?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又是什么樣?
山東牢記總書記囑托,在探索中前進,三年后的今年,一幅幅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美麗畫卷,正迎著春風徐徐展開……
3月6日上午,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廣場上,正在舉行雙山街道三澗溪片區文旅生態項目合作開工儀式。
被總書記點贊過的齊魯鄉村如今什么樣?
3月6日上午,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廣場上,正在舉行雙山街道三澗溪片區文旅生態項目合作開工儀式。特色民宿、生態牡丹園、冷鏈物流基地等總投資6個億的8個項目即將開工。在這個生機盎然的美好季節,三澗溪片區鄉村振興工作又邁出新步伐。
2020年,濟南建成了105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涌現出章丘區三澗溪村、長清區馬套村、平陰縣北市村等一批國內知名、省內一流的樣板村莊。新創建39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高標準打造16個鄉村振興示范區、20條美麗鄉村示范線路,建成2個省級和6個市級田園綜合體,以線連片、聚片成面帶動整體提升。
右三為王傳喜(圖片來源:新蘭陵官微)
除夕之夜,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社區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傳喜,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代表之一,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
去年,代村村集體各業總產值達到36億元,村集體純收入1.5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7萬元,比20多年前翻了30多倍,F在,在蘭陵代村,村容整潔、路路干凈、庭院美觀,一座座小康樓、一間間各有特色的沿街商鋪隨處可見。
聊城市茌平縣賈寨鎮耿店村的黨支部書記耿遵珠(左),獲評聊城市新型職業農民高級職稱。
今年年初,聊城市茌平縣賈寨鎮耿店村的黨支部書記耿遵珠,獲評聊城市新型職業農民高級職稱。向農民敞開高級職場大門,這在聊城尚屬首次。
“評定高級農藝師是對我們農民的尊重,必將鼓勵更多優秀人才投身農業,為鄉村振興作出貢獻。”2020年,在耿遵珠的帶領下,耿店村在原村有700個棚的基礎上,又流轉了周邊三個村的土地400畝,又建起了63個大棚。不過,耿遵珠卻覺得,2020年最大的收獲并不是新建了這些蔬菜大棚,而是又有十幾名“棚二代”回鄉創業了。
三澗溪村、蘭陵代村、賈寨耿店,這些曾被習近平總書記點贊過的齊魯鄉村,經過三年的發展,如今踏上了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放眼全省,濰坊壽光的現代農業智慧大棚,機器人正在“巡邏”;青島萊西的扶貧產業項目,工人們正忙著搬運蔬菜運往脫貧群眾家中;臨沂沂南,紅色旅游讓窮山村大變樣,村民在家干起了農家樂;菏澤鄄城的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里,人們用雙手編織著未來美好的生活;德州農業龍頭企業里,不少村民靠打工又多了一份收入……
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新圖景,正在由點及面,精心繪就。
打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堅實基礎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3月5日下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對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山東代表團全體會議進行了直播。
省長李干杰在談到農業發展時,直接“推介”起山東:“山東農業一直領跑全國,農產品出口連續22年居全國首位,去年農業總產值首次過萬億,也是全國第一個過萬億的省份!彪S后,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介紹說,“‘十四五’時期,山東將在農業農村的高質量發展、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三個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山東充分發揮農業大省優勢,高起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三年來,建成高標準農田6113萬畝,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5%,成為全國唯一的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如期完成。率先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2019年以來統籌整合涉農資金1673億元。生產美、產業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堅實基礎已經打牢。
看山東如何書寫鄉村振興三年答卷?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
山東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持規劃先行,制定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率先出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同步制定“五個振興”工作方案,出臺系列專項文件,搭建起推進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
三年來,山東堅定不移推進“五個振興”,走好產業富農之路、人才助農之路、文化興農之路、生態惠農之路、組織強農之路,推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三年來,山東注重做好統籌文章,把鄉村振興與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七改”、脫貧攻堅等工作結合起來,統籌謀劃、一體推進。突出精準施策,因地制宜編制村莊規劃。
三年來,山東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勇于實踐,創造了土地托管服務、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鄉村共同體”、農科“三聯三化”、基層治理“雙基”引領等一批新鮮經驗和好的做法。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近日,就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山東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十四五”末,鄉村“五個振興”同步推進并取得重大進展,現代農業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糧食產能力爭保持在1100億斤左右,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8%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以上,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絲毫不亞于脫貧攻堅。打造成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唯有接續奮斗,真抓實干。
責任編輯:張明月